礼炮齐鸣,响彻创新港的天空;暖日高照,映衬交大人的笑容。11月20日上午10点08分,随着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科创基地5号巨构最后一处混凝土浇筑完毕,创新港教学科研板块159万平方米主体工程实现全面封顶,创新港物理空间建设取得阶段性胜利。


陕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张义光,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刘宇斌等出席封顶仪式,西安交大职能部门负责人、离退休老同志代表、师生代表以及沣西新城管委会、创新港公司、陕建集团、监理单位、劳务公司等相关单位代表共同见证这一重要的时刻。
勠力同心 创新港建设取得新突破
一个又一个数字被改写,一项又一项纪录被创造,一座又一座建筑在耸立,一件又一件喜讯在传递。近8个月的攻坚克难,近万名劳动者的夜以继日,近600名管理人员的共同坚守,保安全、抓质量、抢进度,他们用汗水和心血筑浇工程,用奉献与责任履行承诺。
陕建集团交大创新港项目部党总支书记、项目总经理沈兰康致欢迎辞并介绍创新港工程情况,陕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张义光,创新港公司董事长董天信,陕西天一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总监杨武分别代表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讲话,他们纷纷对创新港科创基地的顺利封顶表示祝贺,并表示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勠力同心、合作共赢,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为创新港建设与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科创基地项目占地2100亩,建设面积159万平方米,主要包括4个巨构(科研教学楼)、文科楼、医学化工板块、学生宿舍、食堂等共计48个单体,单体工程于2017年2月26日开工;3月25日,科创基地土方工程全面展开;6月30日,完成正负零以下结构施工;8月6日开始,多栋建筑陆续封顶。截至目前,共使用混凝土96万立方米,钢筋13万吨。
科创基地是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建设过程中,各施工环节始终坚持以创新为本,采用天然地基,节能环保且缩短建设周期;广泛应用BIM技术,在设计阶段优化设计,在施工阶段动态掌握施工进度;编制《绿建设计导则》,全部建筑均按照绿建星级标准建设;部分楼宇使用装配式建筑,在产业基地进行标准化预制生产,运输至现场进行吊装等。这些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的推广,使得科创基地工地成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智慧工地”。
鼓劲提气 在创新港挥洒汗水与青春
现场,陕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张义光,沣西新城管委会主任刘宇斌共同宣布: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科创基地全面封顶!随后,领导及嘉宾为5号巨构的最后一处混凝土进行浇筑。

随着主体全面封顶,科创基地将转入二次结构施工,完成各建筑主管线的布设、室内外装饰装修施工等工作。根据总体计划,科创基地将于2018年底竣工,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将于2020年全面建成。届时,一座占地5000余亩,包含教学、科研、转孵化、综合配套四大板块,集“校区、园区、社区”三位一体的“智慧学镇”将傲然矗立于西咸新区沣西新城渭河南岸。
“创新港的建设成果令我们十分震撼。”离退休老同志白学龙和毛文林曾经参加了2月26日的动工仪式,面对几个月来的巨大变化,他们感慨万千:“‘交大速度’令人欣喜和振奋,创新港的确是交大脱胎换骨的新生。相信交大人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西迁精神熔铸到创新港这个平台上,助力学校进入世界一流行列。”作为离退休老同志,他们表示将继续发挥余热,积极为学校的发展建言献策。
马克思主义学院硕5049班的崔殿宁在仪式结束后也主动拿起铁锹,为5号巨构的封顶浇筑了混凝土。讲到感受,崔殿宁说:“今天我又一次惊叹于‘交大速度’,感叹于‘交大质量’,赞叹于‘交大风范’,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是交大人‘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的完美诠释。”能动学院硕6019班林涛谈到,创新港既是对西安交大物理空间的再次拓展与升级,更是交通大学西迁精神的传承与升华。作为一名研究生,他表示将继续脚踏实地、努力科研,为交大走向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亲眼见证科创基地的全面封顶,南洋书院辅导员刘子凡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他谈到,上一次亲眼见到创新港近百台塔吊同时施工的场景仿佛就在昨天,相信在未来,伴随着“双一流”事业的蒸蒸日上,创新港必将肩负时代使命,在中国西部点亮世界之光。彭康书院应化41班马进毅、崇实书院材料44班上官蒙蒙、仲英书院新能源41班唐文蕙、宗濂书院电商41班刘星宁等学生代表也参与了封顶仪式,面对渭河沿岸拔地而起的宏伟巨构,他们心中无不充满振奋与喜悦。未来,他们将在这里继续完成研究生学业,把青春和汗水洒在创新港这片热土。
追赶超越 构筑西部创新“新高地”
下午,创新港现场推进会在创新港项目联合指挥部召开,校长助理陈腾出席推进会,学校党委宣传部、校工会、科研院、审计处、规划与基建管理中心、后勤保障部、住房处、网络信息中心、社会教育管理处、医学部、继续教育学院等相关职能部分负责人参加会议。

创新港科创基地将围绕理、工、医、社科四大方向,建设电力电子、高端装备制造、能源与动力、信息技术、新材料、航天航空、生物医学、环境保护等23个研究院,打造若干跨领域、国家级的“科研大平台”,建设前沿性、战略级的“大科学装置”。
会议听取创新港中小学建设、住宅建设、医院建设、分布式能源建设、信息化建设、文化建设进展情况的汇报,与会人员就相关工作进行深入交流。“创新港正处于由物理建设转为内涵建设的关键时期”,校工会主席朱正威在听取讨论后,指出创新港建设进展令大家深受鼓舞,他表示将积极带动全体教职工共同为创新港建设而努力奋斗。
砥砺奋进正当时,扬帆起航在路上。未来,在沣西新城的这片土地上,高教改革的交大样板、新型城镇化的西咸示范、国际科研教学高地和世界创新创业平台——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将拔地而起,成为助力西安交通大学“双一流”建设、发挥“大西安”发展引领、加速陕西“追赶超越”、引领21世纪高校办学新突破的不竭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