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下午,学校召开人文社科科研工作会议,总结2017年度人文社科科研工作并研讨布置2018年工作任务。会议由席光副校长主持,各文科相关学院院长、科研副院长、省部级科研基地负责人、部分青年教师及社科处负责人等参加会议。
社科处贾毅华处长做工作报告。报告总结了2017年度人文社科科研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问题,提出具体解决落实方案,并对2018年重点工作进行了布置。2017年,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大家共同努力下,文科科研各项任务指标均超额完成,并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是加强战略谋划,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组织起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方案》文科学科发展规划,改进和完善人文社会科学科研评价体系,推动文科相关学院创新港基层学术组织建设等。二是科研项目与成果均取得历史最好成绩,获得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32项,总量较上年增长60%,其中重大重点8项,重点项目数并列全国高校第三。陕西省第十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44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10项,总量较上届增长13%,获奖等级和数量均创历史新高(公示中)。ESI社会科学总论、经济与商业继续保持ESI全球前1%,成为继北大、清华之后大陆第三家两个文科相关学科都进入ESI全球前1%的高校。2017年发表SSCI论文188篇,较上年增长52.8%。三是基地(智库)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新增7个科研平台,包括3个省部级基地和4个共建智库。“一带一路”自贸区研究院自成立以来,各项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得到省政府相关领导和商务厅高度肯定。四是坚持服务为先,实施全生命周期闭环式精细化服务模式,为教师提供更人性化周到服务。学校创编《决策建言》,搭建文章变文件的成果转化平台,并不断拓宽报送渠道,本年度刊发33期,17篇获批示、采纳,智库成果影响力持续扩大。创办的“青年教师跨学科论坛”有效推动了青年教师的跨学科交流与合作。
各文科学院院长、科研副院长结合本轮学科评估结果及2017年的科研工作,就2018年重点工作和着力点进行了交流。管理学院冯耕中教授表示,目前正在积极调研学院情况,今后要努力提高产出,进行合理的科研结构调整,促进管理学院更好地发展。经金学院孙早院长认为,学科评估指标是学院科研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导向,要仔细分析学科评估结果,坚持SCI/SSCI 和CSSCI文章并重,注重解决中国重大问题。要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积极引进人才的同时发挥好现有人才作用,努力促进经济学科和学院的全面发展。马克主义学院燕连福院长表示,要充分发挥老教师的科研实力,突破国家重大项目,鼓励年轻教师积极发表高水平文章,提高科研水平。外国语学院陈向京院长表示,要加强教师的分类管理,制定相关科研支持政策,加强人才引进,营造良好的科研与学术氛围,加强横向合作。公管学院周忠良副院长谈到,学院2017年度科研取得成绩,但十分清楚学院体量较小的短板,学院将结合创新港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加强系所建设,利用学科优势,积极走访调研陕西省各地市,积极争取资源。人文学院王伟副院长在交流中表示,人文学院的学科评估有较大增长空间,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科研工作管理,加强重大项目选题推荐,实现重大项目突破。法学院丁卫副院长分享了学院2017年科研工作的收获和遗憾,并表示要重视中文权威期刊文章的发表,在重大项目和教育部奖上突破,产出高质量智库成果。大家一致表示,第四轮学科评估的结果,文科整体上升的态势令人振奋,对2018年的发展充满信心。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强学院的科研管理工作,积极动员科研项目与成果申报,推进智库建设,发挥学科优势,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努力争取外部资源,加强高端人才引进,推进人文社科发展更上一层楼。
席光副校长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2017年文科科研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大文科对学校发展的贡献度不断增强,并希望2018年实现更大发展。席光副校长指出,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科研面临着更大的变革,我们需要以更加活跃更加敏锐的思想,发挥人文社科引领社会发展的思想导向作用。席光副校长要求结合“双一流”建设,各学院院长要做好“精算师”,聚焦精确数据,充分沟通交流,调动一切资源,使优势发挥最大化。要关注人才培养与人才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取长补短,从根本上长远提升人文社科发展实力。要注重调查研究与原始数据搜集,聚焦中国问题,发出中国声音,增强国际话语权。2018年学校将继续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深化落实“西迁精神”,抓住契机争取更多外部资源支持。根据学校“十三五”规划纲要、“双一流”建设方案和年度工作任务,做好精细化服务,继续深化科研领域综合改革,筹划组建“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推进创新港内涵建设;做好重大项目和教育部奖策划组织争取;深入推进自贸区研究院工作,推动智库建设上水平,进一步提升社会影响力,提高学校在国家发展中的影响力和贡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