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交通大学大树西迁后第二个甲子的开局之年,中国西部创新港开工建设,西安交大入选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名单,全校的内涵式发展进入了全新阶段,各个学科迸发出强劲的发展动能。一桩桩的喜事、大事、非凡之事在身边发生,作为交大人,已经忍不住开始期待渭水之滨那个崭新美丽的智慧学镇,畅想交大二次西迁后站在丝路起点勇为世界之光的豪迈与担当。
西安交大的经济学科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在树人育人、学术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做出了令人起敬的成就。在中国经济学教育和学科发展的时代旋律中,总有着交大人雄浑的声音。当前,中国经济正在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消费结构升级、产业深度融合、人口红利衰减,资源环境约束、技术追赶与产业跟随触碰到“天花板”,使得中国经济形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复杂,全球经济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依赖中国,经济学科建设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呼唤中国特色经济学理论体系。在打造“中国经济2.0”和“中国经济学2.0”的过程中,“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的西安交大,应当秉承对国家民族之“忠”,对百姓民生之“恕”,“任”建设经济学一流学科之“事”。这一任务艰巨而沉重,但又是无可逃避、当仁不让的历史使命。随着西部创新港工程建设的推进、内涵发展策略的确立,建设经济学一流学科的构想已渐渐清晰,宏伟蓝图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
创新港将为“大学科”建设提供广阔物理空间
学术思想“交”汇,话语体系融“通”,方为交通大学。大学,要有大学问,大学问出自大师,大师空间集聚,便形成大学科。首先,经济学大学科要吸收其他学科门类的智慧思想与技术方法,形成与工学、理学、哲学、法学、管理学等学科的优势互补和研究交叉。创新港建设将改变交大经济学主要在雁塔校区办学的现状,空间距离的临近更容易使默会知识得到有效传递和溢出。其次,理论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科门类下两个一级学科之一,应当与应用经济学均衡协调发展,理论为经济之“经”,应用为经济之“济”,在构建中国特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当下尤为如此。可以预见,创新港建设将有力促进交大经济学下属学科的均衡布局、渗透融合。更重要的是,有了经济学对外、对内的双向学科交叉,大金融、大贸易、大产业的学科建设构想才能落于实处,补齐了不应有的短板,传统优势学科才能焕发新的内涵。
创新港将成为高水平经济学研究者在中国西部的“人才洼地”
高校间的学科竞争,早已不是单纯的硬件比拼,而已经步入了拼“人”的时代。高起点、高质量、重内涵的西部创新港建设,将为经济学人才的集聚开启坚实的一步,画上一个加粗字体的冒号。经济学分支众多、应用广泛,出身经济学的人才就业选择余地大,在世界范围内都“要价”偏高,对工作环境和氛围也往往有苛刻的要求。尽管近年来经金学院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及国内的中科院、社科院、厦门大学、上海财大等一流机构吸引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但是有过就业意向、曾向人力主管问询甚至通过考核又拒绝了我们offer的人远多于此。相信不远的将来,随着创新港工程的推进,以及以创新港为载体的经济学大学科建设,人才引进中的诸多难题将得到破解,越来越多“产自”世界各地的经济学一流人才愿意到西安交大来,人才洼地终将变为高峡平湖。试问:仰望南山之巍峨、细嗅渭水之稻香、沐浴西交之精神,有团队共研讨,与同道看星光,授业解惑,潜心问学,谁人不向往,何人不想来?
创新港是建设基层科研组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不可替代的载体
由于学科特点,经济学家群体有着较高的“大器早成”的概率。例如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新制度经济学鼻祖罗纳德·科斯,在得奖时已届八旬,而其终生学术成就的最高峰——《企业的性质》一文是他在27岁时发表的,现世人皆知的“交易成本”和“企业产权”就最早见于此文。除了科斯自身的学术天赋,如此高论出自一名“青椒”之手,自然与他的母校——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培养分不开。伦敦政经是世界顶级名校,其校友和教授包揽了27%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个专注于社会科学的学校有着成熟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和完善的科研组织(中心)。2016年可以说是西安交大基层科研组织建设的元年,2017年以来文科基层科研组织加快构建。经济与金融研究院及其下属的八个研究所的创建工作有序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取得进展,科研反哺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常态机制正在积极探索。与国际知名大学接轨,研究生在导师所在研究所得到垂直管理,在导师所在研究团队中得到交叉指导,教学相长,复合培养,我们才能产出更多的经济学大师,“生产者”成为大师的导师,交大也将成为大师的母校。这些努力的最终落实都将依赖于创新港提供的硬件载体,以及随之带来的管理制度升级、“学术生态”升级和人文环境优化。
创新港将为经济学走出书斋、服务国家社会插上翅膀
在我国加强顶层设计、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经济学研究的社会服务功能亟待得到强化。无论政府部门的政策制定,还是企业的投融资决策、市场策略和治理结构方案,或是行业组织对行业内竞争和资源配置的把握,都需要凭借经济学的理论参考和决策建议。中国特色经济学理论也应走出书斋,把具有马克思主义实践品格的经济学的光芒照入需要她的人、企业、机构及其行为,用在国家振兴、社会进步的每一个角落。创新港的意义并非限于建一个新校区,而是将成为承载“创新驱动”战略、“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和创新型省份建设的坚实平台。选址在沣西新城,体现了交大投身西咸新区、大西安、关中城市群、陕西省追赶超越和创新驱动发展的姿态。这对交大经济学走出书本、走向实践提供了难得契机。老师和研究生们将在那个没有围墙的新校园,更好地与企业对接,为政府部门提供咨询,打造一流智库,探索适合经济学的产学研合作模式,让西安交大的经济学成为经世致用之学。
从现在到创新港预期完工的2018年底,在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长河中,或许只有一瞬。但在交大经济学人的眼里,只争朝夕。创新港会给我们更好的大学科、更好的人才队伍、更好的科研组织、更好的社会声誉。但我们也应留意,先有了这些,创新港才能创新,创新港才是创新港。交大经济学的从业者能奉献给创新港的,只能是在中国经济学界铸就的一个“西交品牌”,就像西交能奉献给祖国的,只能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起跑姿势和冲刺步伐。
【作者简介】
刘航,2013年6月毕业于西北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13年10月进入西安交通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6年1月至今在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任教,2016年6月起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为理论经济学系讲师、系主任助理,是国家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下“公司战略与现代产业演进”研究团队成员。获2015年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近年来以第一作者在《中国工业经济》《马克思主义研究》《财贸经济》《经济学家》《China Finance and Economic Review》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社科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等科研项目多项,多次获得省级和市级优秀学术成果奖励。
邮箱:liuhang01@xjtu.edu.cn
【理论经济学系简介】
西安交大经金学院理论经济学系是基层教学组织改革后设立的一级学科学系,前身为经金学院经济学系。现有教师24人,其中青年拔尖人才1人,多人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三秦人才”津贴,1人为陕西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近10年累计培养研究生100多名,校友遍布高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金融业、跨国公司或知名企业。主要研究方向分为经济增长理论、宏观调控与政策、企业投融资、外商直接投资、可持续发展理论等。近年来教师及研究生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世界经济》《经济学(季刊)》《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国内顶级期刊,和《Applied Economics》《China Economic Review》《Energy Policy》等SCI及SSCI源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学术专著多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多项,多份政策报告获省级政府采纳或领导批示。目前,以理论经济学系为依托的经济研究所正在筹建,届时将成为西北地区首个以理论经济学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实体研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