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里我常去两个地方,一是到钱学森图书馆走廊里数一数、认一认交大先贤,从他们的事迹中体会如何才能做一名杰出的大学教师;二是到中一楼走廊里,看一看、想一想交大杰出的校友,幻想着五十年后里面也能有一名是我的学生。见贤思齐,尽管我只是一名普通的“青椒”,有许多眼前的压力,但诗和远方从来没有在我的脑海里消失过。
我所领会的交大教风
十四年前,我选择西安交大是因为它的学费在同等学校里是最低的;四年前,选择西安交大是因为我深深地被它所感动。学生时光匆匆,却有无数个瞬间定格在我的脑海里:课堂上,老师在PPT旁背身板书时的汗流浃背;晨读时,总有那么几个中年模样的人比我到的更早;图书馆,一边查阅一边做笔记的人络绎不绝;梧桐道,他们总是那么行也匆匆……众人中走得最快的,交大老师也。
我的硕博导师都是张思锋教授,陕西省教学名师,学生之幸。张老师没有告诉过我怎样才能做一名好老师,但我知道他就是一名好老师,在他身上有着永远也体会不完的交大人特有的风格。张老师时常跟我说“事为利先,事为名先”——务实严谨,交大之风。张老师教导我说“研究水平的鉴别,不在于研究什么,而在于怎样研究”——学高为师,交大之风。张老师教会了我要在国家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主战场做出贡献——白发丹心,交大之风。2014年4月27日,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发来的《研究成果采纳证明》通报表扬了我报送的《脱贫攻坚工程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一文,张老师得知消息后,发来信息“……可能最高兴的是我,比我得到还高兴,继续努力!更上一层楼!”——殷殷之情,交大之风。
张老师时常叙说他的平凡,没有锦衣玉食、香车宝马、楼阁台榭,但在我看来,他无论是站在讲台上还是坐在电脑前,教师之风远胜金玉满堂。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我一定不能误人子弟。
我所坚持的交大教风
在我担任班主任的班上,有三个藏族学生,他们学习刻苦、努力,从不缺席任何一节课。每当看到他们执着求知的眼神,在课堂上的我就备受鼓舞,因为我知道课堂上每一个知识点对他们来说就是西安交大给予他们最宝贵的财富,也承载着3000公里外家人对他们的祈盼。在选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时,很荣幸他们中的阿旺选择了我。阿旺是一个初中才开始学习汉语的孩子,有接近1.9米的个头,但每次见到我时他都略显羞涩。我们约定每周至少一次当面交流讨论,因为本科的毕业论文集中撰写时间只有三个月,我希望能在这个时间段里将尽可能多的知识教给他,这样当他毕业回到西藏之后,就可以更好的发挥所学了。
于是,每个周一上午阿旺准时来到我的办公室,论文选题、基础理论、文献综述、研究设计、社会调查、数据分析、论文结构、政策分析……本该32个课时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内容,我们在两个月内共同完成了。当阿旺的毕业论文初稿第一次发到我的邮箱时,不知为何我眼睛酸涩,我仿佛看到了他为这篇论文付出的每一份努力、每一分艰辛!我把他叫到办公室,开始逐字逐句地对论文进行修改,不知不觉从下午2点一气呵成改到了晚上11点!在这个过程中,甚至没觉得饿、没觉得累。这样的修改不知道进行了多少次……最终的成果我们都很满意,他的论文完全不比我们将汉语作为母语的任何一个毕业生差!现如今,他在中国农业银行西藏山南分行工作,我们还时常联系、嘘寒问暖。
我所感悟的交大教风
有这么一则故事,每次读起来都会有新的体会——有人问三个砌砖的工人:“你们在做什么呢?”第一个工人没好气地嘀咕:“你没看见吗,我正在砌墙啊。”第二个工人有气无力地说:“嗨,我正在做一项每小时9美元的工作。”第三个工人哼着小调,欢快地说:“你问我啊朋友,我不妨坦白告诉你,我正在建造这世界上最伟大的教堂!”用心去做一件事情、用心品味自己的工作才能把它变成世界上最伟大的事业。
教学亦是如此,如果把教学当作评职称必须完成的任务,当作挣工作量最容易的方式,当作科研工作之余的额外负担,用这样的心态去敷衍教学,久而久之,不是他淘汰了学校,就是学校淘汰了他。西安交通大学不乏师之大者,把教学工作做好,传承交大教风,集中体现在两个字——用心。
用心教学,我们就要执着于教。“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的阵地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守住并坚守这片阵地是大学教师最基本的守则。
用心教学,我们就要扎实学识。学高方可为师,教师的学识高度是学生所学的上限,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追踪知识的前沿,把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才能不负学生盛年求学。
用心教学,我们就要才高行厚。“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我们讲授给学生的要是积极向上、一身正气,我们要用自己的言行教会学生如何做有用的人、如何做有益于社会和他人的事。
一流大学需要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师资队伍要有一流的教风。120年来,西安交通大学已经形成“为第一等学问,为第一等事业,为第一等人才”的“育人为先”独特价值观念。作为青年教师,我们幸运的是只需要传承立足三尺讲台、胸怀爱与责任的质朴教风。学无止境,唯有不断提升自己,问心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