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高校党的建设本身就是在全过程、全方位进行全面的深层次的立德树人工作。
坚定信念,党建可以育人
习近平同志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高校党的建设根本上也是做人的工作,是按照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共产党员的标准,提高大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等方面素质,带动提高全体大学生各方面素质水平。党建育人主要是通过党建工作实践和理论知识教育,培养提高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在理想信念、社会道德、思想方法、意志能力、情感能力等方面的内在素质和能力水平,突显出了党的组织培养及扶助功能的巨大优势。高校党建育人以明显的政治性,突出的思想性,严格的组织性,鲜明的实践性,解决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把人才培养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高校党建育人的灵魂。
把握规律,实现党建育人
在思想多元、价值多元的高等学校,在各种思潮交流交融交锋的过程中,党建育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通过理想信念教育、人生观价值观引导,生活态度矫正、健康心态塑造,来完善学生人格、提升精神品位、丰富心灵世界。结合党的奋斗目标,共产主义社会、中国梦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青年党员和积极分子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结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开展社会道德教育;结合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壮大的党史教育促进爱国主义教育;结合党的纲领路线,加强国情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结合党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的根本组织原则的形成发展过程、内在规律和基本要求,鼓励探索科学的管理思想及方法。结合党的纪律加强对青年党员和积极分子遵纪守法的教育;结合党的作风加强对青年党员和积极分子的思想修养教育。实践中把一名普通的青年学生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学生党员,在长期的培养锻炼过程中经受住各种考验,客观上必然使他们在思维能力、意志能力、情感能力、做事能力、人际能力等多方面获得提高和进步,在思想、心理和行为等方面有质的飞跃。
统筹推进,提高党建育人水平
党建育人的主线组织培养和发展,把一名普通的青年学生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学生党员,在长期的培养锻炼过程中经受住各种考验,客观上使他们在思维能力、意志能力、情感能力、做事能力、人际能力等多方面获得提高和进步,在思想、心理和行为等方面有质的飞跃。党建育人的关键是加强党内教育和管理。加入党组织,融入党内生活,开始接受党内教育和管理,保持各方面的先进性是新时期党组织对党员的基本要求。党建育人的重点是作风育人,带动学术道德、师德师风、校风学风的不断进步,通过严格的作风锤炼和行为习惯养成,促进青年积极分子和党员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让优秀成为习惯,让先进成为个性。党建育人的底线是纪律和廉洁育人。通过严明纪律执行纪律使党员和青年学生,明白纪律是达到一切雄图的阶梯,是红线是底线 是带电的高压线。廉洁是道德高尚、公正清明的人具有的品德,也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价值追求,做有底线有原则有责任有良知高尚的人。高校党建育人本质上是党的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深度结合与高度统一。习近平同志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高校党建育人一方面可以直接成为教育内容并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中,另一方面,通过党建工作使培养对象的心理、思维、情感等非智力基础素质得到提高,迁移默化为学生党员学习和研究的持久动力。
党建育人工作要在学校党委领导下,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自觉用讲话精神指导工作,坚持以思想引导和理想信念教育为先导,完善党建育人科学体系为基础,抓实抓严组织发展和党员管理,不断创新活动内容和技术载体,才能全面提高党建育人质量和效能,才能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