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知名思政教师徐川做客西安交大第53期“思政论坛”,与交大师生一起“顶天立地谈信仰”。各学院党委副书记、专职辅导员及学生工作专职委员,书院全体人员,研工部、学工部、团委、就业创业中心负责人及主管以上干部,全体兼职辅导员,各书院党总支学生委员、本科生党支部书记,各团学组织主要学生干部到场聆听报告。

“接下来我们走进生活的科学发展观”,徐川从“一份尖锐犀利的思想报告”谈起,深入剖析了一些青年对共产党及共产主义认识的偏差。他提出,受众决定语言,认为优秀的共产党人应当具备较高的素质。他将科学发展观与爱情做类比,表示“情感的维持、魅力的保持”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遵循发展规律才能长久,用清风拂面的方式抨击了对于党的理论的质疑。经典名句信手拈来,网络流行语也运用自如,一个优秀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者的深厚底蕴和与时俱进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徐川分析了当代青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几个动机:有人云亦云,毫无主见,只会生搬硬套“爷爷从小对我说……”的模板;有有备而来,追求功利,为了就业与地位;而也有人像自己一样为了求真向善而入党。他回忆,自己入党那年正值非典,人心惶惶。而他所在学院党委书记的无私行为感动了他,他立志加入中国共产党,追求真与善。他也遇到过挫折,成为党支部书记后,他组织学习某领导干部讲话长达三个月,然而该领导干部因个人原因落马,徐川感觉天都塌了。后来他明白“不应该把政治选择与个人联系到一起”,由此提出“方法可以复制,思想不能照搬”的观点。
徐川认为,要让学生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国际视野。对于中西方文化差异要独立思考,独立思考需要国际视野,要横向进行文化的对比,纵向分析文化的成因。他具体分析了当代社会对日本、美国等国文化的误解,并结合自己在美国的亲身经历,告诉在场者并非美国文化就具有绝对的优越性。“只有了解中国,才能热爱中国”,他同时提出历史要用还原法,并建议在场的教育工作者使用图片、视频、实地考察等方式传播红色文化。
徐川最后表示,希望教育工作者能够增进与同学们之间的关系,利用新媒体更多地与学生交流,要“陪伴”学生,成为学生的真朋友。
“80后”徐川现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能源与动力学院党委副书记。他是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团中央学校部特约评论员、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个人、江苏省辅导员年度人物、江苏省优秀党务工作者,荣立政府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近5年来在全国开展讲座200余场,他从事思政工作的文章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笔批示,他的方法被命名为“徐川思政工作法”在全国推广。
他先后出版《节节向上》《我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南航徐川答问录》两本书籍。2015年5月4日,他创作的《青年节里谈中国》刷爆朋友圈,该文荣获2015年度“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精品评选活动“百篇网络正能量文字作品”,随后“节日谈”系列评论文章陆续被中央和地方各大官微转载发表,文章累计阅读人数突破千万,并在微博、微信各类网络平台上掀起了持续热烈讨论。他本人也因此荣获2015年度“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精品评选活动“百名网络正能量榜样”。《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栏目多次对徐川同志的事迹进行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