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要闻聚焦>正文
要闻聚焦

《西京故事》重庆演出引轰动

日期:2013-06-08 09:45 浏览量:

5月下旬,继成都之后,“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之秦腔现代戏《西京故事》来到了此次演出的第二站——重庆。从5月25日起,先后在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重庆大学演出4场,在几所高校师生中引起了轰动。

这是《西京故事》第二次到重庆演出。2011年10月,刚刚问世半年的《西京故事》被选中参加第十二届中国戏剧节,亮相重庆大剧院,得到了专家评委和广大重庆观众的厚爱,一举夺得“中国戏剧奖·优秀剧目奖”第二名,主演李东桥荣获“中国戏剧奖·优秀表演奖”。当时有一些高校负责人就已经对该剧印象深刻,对《西京故事》进入自己学校演出满心期待。刚刚看过这部戏的成都高校学生们在微博上的热烈讨论,也勾起了大家浓厚的兴趣,重庆、云南等高校学子翘首以盼,计算着该剧巡演的行程,早早就谋划着寻觅戏票,这些都在无形中为高校校园里一浪高过一浪的《西京故事》热“推波助澜”。

四所大学中,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分别是教育部直属“985”、“211”大学,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是民政部与重庆市政府共建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不同,场内气氛各异,学生们看戏的角度、对剧情的感悟也各有不同,但却不约而同地为《西京故事》热烈鼓掌,大声叫好。思维异常活跃、喜欢标新立异的90后们,对这部戏的评价表现出了高度的一致。

     
                               在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演出
          
                                  重庆大学师生为演出热烈鼓掌
    在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的演出,给《西京故事》剧组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安排2013年“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在重庆演出的12所高校中唯一一所高职院校,全校师生对《西京故事》的到来欢欣鼓舞,奔走相告。可是这所学校没有剧场,演出地点是个场内没有坡度的学生技能拓展馆,学校和《西京故事》舞美队硬是无中生有地在空地上搭起了舞台。26日那天,重庆气温达到了38度,骄阳似火,晒透了薄薄的屋顶,没有空调的室内密密麻麻满满登登坐了数千名名师生,人挨人人挤人,更感闷热难耐。尽管校方采取了原始的降温方法,在场地中央放置了多个大冰块,但根本无济于事,舞台大灯像一排排火炉,空气似乎都快要燃烧起来了。台下,师生们穿着夏装扇着扇子,台上,穿着棉服的演员们又蹦又跳,浑身汗水湿透了戏装。第四、第五两场唱念做打的重头戏演下来,年过五十的领衔主演李东桥耗尽了体力,又热又累几乎虚脱,半天喘不上气来。而可敬的艺术家们硬是咬着牙坚持,一招一式不敷衍,一举一动不走样,一丝不苟地完成了此行最艰苦的演出,赢得了全场师生的尊敬。他们沿路排成夹道欢送,以热烈的掌声表达对剧组由衷的感谢。

连日的演出也吸引了很多重庆文化界领导专家。专程赶到重庆大学来看戏的重庆市文广局副局长局李廷勇激动地说:“早就听说这部戏了,十分期待。今天演出非常精彩,堪称经典!我看了不少戏了,但是像这样感动人的戏,我看得还不是很多。《西京故事》体现出来的精神,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完美呈现!谢谢大家!”重庆大学党委副书记肖铁岩对剧组演职人员说:“我代表重庆大学6万师生员工向你们表示感谢!你们的演出感动了我们所有的观众!”

在重庆上大学的西安女孩袁媛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主动要求上台对剧组表达感谢之情。她说:“谢谢叔叔阿姨们带来这么好的戏!今天在异乡看到了家乡的戏,特别高兴特别激动!我一直喜欢看戏曲研究院的戏,从陈彦叔叔《迟开的玫瑰》起,我就追着看,今天和很多陕西乡党都来到现场看,看到大家都为这部戏感动和震撼,我心里非常自豪!”重庆大学语言艺术家、艺术教育家张良策教授忘了自己已是68岁高龄,一个箭步跳上了舞台,抢过话筒说:“我是重庆娃,也是陕西娃——我在陕西12年,现在是重大的老师。今天刚一听到《西京故事》的伴奏音乐,我眼睛就有些“模糊”了。《西京故事》带来了第二故乡的春风,让我发自内心的感动和激动!我要给你们鞠上一躬!”虽然醋溜陕西话让大家忍俊不禁,但张老师的真挚的情感表达使在场的所有人都深为感动。

微博上有关《西京故事》的讨论热度不减。#多彩重大#写道:“酣畅淋漓的秦腔昨晚在重大B区科学会堂回荡,《西京故事》携带着城市与农村文化的碰撞,幽默却带点苍凉地告诉你,秦腔的魅力。”房立冰说:“《西京故事》,从中我仿佛看到了无知的自己,看到伟岸的父母与懂事成熟的姐姐。这是个关于梦的故事,其中一句记忆尤深:梦既然有,苦就该尝。感动之余一个声音在耳畔响起:该醒醒了!”

网名“乐擎”的网友说:“《西京故事》,一部当今时代的里程碑,太值得当下的每一位父母,每一位子女,每一位邻居,每一位知识分子,每一位农民工去细细品味,细细品读!感谢那位编导,那些演员,给我们呈现出如此洗礼灵魂的一幕……”“inghu”说:“第一次现场看秦腔现代剧,好感动,那唱腔真的余音绕梁。”翟舒宇说:“看秦腔《西京故事》。感人,深刻,让人落泪,引人深思。一棵大树,一群‘西京寻梦人’,诚实善良,坚韧不拔,正如戏词中唱到的,‘不管日子过得顺当还是恓惶,这一股气力从来就没塌过腔!’”

网名“局外人”的朋友可能是一位教师,他(她)在微博上写道:“看《西京故事》感受颇多。把小孩丢家里自己去看,真值……感谢学校给了我们这样的精彩,这样的感动,这样的记忆……”

重庆以及重庆的高校师生们,再见了!《西京故事》剧组全体演职人员也深深地感谢重庆,感谢重庆的老师同学们,给了我们这样的感动,这样美好的记忆……



文字:戏剧学院
编辑:星火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