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9日,贵州省威宁县雪山镇谢家村迎来了一个重要的日子,两座由内地和香港大学生共同建造的无止桥正式竣工,在西安交通大学猫耳菇桥点举行了竣工典礼。此次由西安交大无止桥团队主导的无止桥项目为无止桥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项目,参与人数近90人。同时也是无止桥第一次两座桥同时施工的项目,第一次采用组装桥架的项目,得到包括当地村民、无止桥基金会、香港九龙仓集团的肯定,这个项目对于后来的无止桥项目有诸多借鉴意义。
据悉,此次项目于2015年12月立项。立项前,西安交通大学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前往贵州省威宁县雪山镇多个村落进行了桥点调研,随后猫耳菇桥点通过了基金会审批并正式立项,由西安交通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共同主持建造。之后,项目加入了另外一个与猫耳菇相近的桥点,并加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共同参与此项目。
2016年3月,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党支部书记、副教授、无止桥团队指导老师吴小宁老师带队前往谢家村展开了为期五天的村落调研,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了桥点测绘、家访、小学及卫生所调研、地图绘制等多项工作,并初步确定了4跨28米的网箱桥方案,为后期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月,来自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大学的同学再次来到谢家村,进行了第二次调研。此次调研中,同学们进行了桥点定位、建材与工具调研、村内食宿交通调研等多项工作,为正式施工志愿者的到来做好准备。此外,第二次调研中发现之前加入的河沙坝桥点并不是很符合网箱桥的设计条件,而村内有另一处更加符合要求的桥点。于是在调研之后各团队与基金会进行了协商,最终将第二个桥点确立在小学下面的燕沟。于是在6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和重庆交通大学的同学前往谢家村对燕沟桥点进行了技术性调研和其他补充调研 这也是施工前的最后一次调研。

7月11日,来自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和重庆交通大学的10名志愿者来到谢家村,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基础施工。在此期间,志愿者们和村民、工人一起,完成了两座无止桥的网箱桥墩基础部分和毛石混凝土桥台的建造,包括猫耳菇桥点的三座桥墩基础以及燕沟桥点的一座桥墩基础,志愿者们克服了突发暴雨、工人工具未按时到场等多项不利因素,将基础施工顺利完成,给整座桥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8月13日,来自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浙江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八所高校的志愿者,数十位来自三所香港中学的中学生和无止桥慈善基金的委员等共计八十余人在贵阳汇合,并于14日下午到达谢家村双河小学,展开了为期6天的谢家村无止桥建设之旅。所有志愿者被分为施工组、民生组、后勤组、策宣组、指导组等五个大类共计11个小组共同配合完成本次贵州谢家村无止桥项目。本次项目主要分为桥梁建设和民生服务两个部分。桥梁方面,志愿者们主要进行了网箱编制与连接、网箱填石及封顶、桥架铺设与连接、桥面板铺设与连接、栏杆立柱安放、扶手木方加工与刷漆、桥碑安放和平整场地等多项工作。当地天气状况多变并且从住所至桥点交通并不便利,每天随时有降雨或是强烈日晒的可能,志愿者们依然不辞辛苦克服艰辛按照计划完成两处桥点的建设;民生方面,志愿者们在小学进行了焚化炉的建造、教室电灯和窗帘安装,操场游戏场地处理,开展了小学活动日,并向学校捐赠了若干体育用品、图书、衣物和鞋子,此外志愿者们还向村卫生室捐赠了若干医疗卫生用品,在工作间隙前往部分村民家里进行了家访。每天晚上桥点及民生工作完成之后,会举行会议总结当日进度以及反思施工和民生工作存在的问题。此外,各个小组会进行小规模经验分享,促进小组的凝聚力提升以及增加内地,香港学生之间的经验交流。8月19日上午,在雪山镇双河小学举行小学活动日,来自香港的中学生们为村里的小朋友们带来自导自演的话剧,随后志愿者们带领村里小学生做游戏并分发礼物。8月19日下午,在西安交通大学猫耳菇桥点举行竣工典礼,本次贵州谢家村无止桥项目所有建桥和民生工作圆满结束。
此次竣工典礼在西安交通大学猫耳菇桥点举行,西安交通大学崇实书院团工委书记惠彦渊老师与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石峰老师出席了竣工典礼并作为老师代表发言,雪山镇领导向惠老师赠送了锦旗。出席竣工典礼的还有,无止桥慈善基金项目委员会委员何先生、李先生、叶先生,无止桥慈善基金执行总干事周嘉旺女士,九龙仓集团有限公司重庆时代广场营运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