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党校与各学院联合举办2015年学院办公室主任研讨班,学校25个学院(中心)的办公室主任或行政秘书参加了培训。

党校副校长聂钢做开班动员讲话。本期培训的主题为“拓宽视野、增强能力,助推国际化发展”。学校十二次党代会明确了“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的办学定位,明确了我们地处西部,如何更好融入陕西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推进国际化进程是当前学校的重要工作任务和发展主题,因此本期培训的目的就是要加强大家对国际化的认识,确定工作目标,培养国际化视野,学习借鉴国外一流大学的管理机制、工作方式,提升学院行政管理服务工作水平,帮助海外优秀人才解决快速融入等问题。他希望大家珍惜学习机会,加强交流沟通,认真思考研究,提升工作水平。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梁莉对学校加快国际合作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具体举措,以及学院在推进国际化中的工作要求等做了专题报告。她说,各学院作为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牢固根基和重要支撑,要自觉地把学院日常工作与学院未来发展目标和学校的发展目标紧密结合。学院办公室主任是学院各项政策的执行者、推动者和参谋助手。如何把学校或学院的政策目标有效地转化为全体师生以及行政人员的紧密配合,需要办公室做大量的协调和推动工作,学院办公室主任的政策水平、工作能力和工作艺术都显得非常重要。她介绍了全校外事工作推进会议情况,科技创新港建设情况、以及由学校率先发起成立的“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相关情况。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我们要适应未来中国高等教育面对全球化的竞争,要提升国际竞争力,以及未来的大学在国际高等教育中有更多的影响力和话语权。目前在世界高等教育的格局中,我们还有较大差距。学校即将出台的推进国际化建设十五项措施,首次开创性地将大学的国际化放在了国家发展层面、世界舞台上评判,把大学国际竞争力建设的外延与学校的办学定位密切关联,就是要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的政策引领、世界一流的办学目标中发挥大学的作用,体现大学的价值。各学院要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自觉对标定位,研判本学科的发展水平,找到合适的跨越式发展方式和发展突破点,合理制定学科差别化、特色化发展战略,凸显学科优势。学院国际合作工作要遵循“一个中心、二个着力、三个指标和四项原则”。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丰镇平教授从大学行政管理的特点、功能和架构,国际化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核心途径,学院行政服务在一流大学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如何提升学院行政服务能力助推国际化进程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他提出一流大学需要一流的管理。在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学院的行政管理和服务能力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的一流大学建设计划,表明党和政府对一流大学建设的特别重视和高度共识。国际化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核心途径,创建一流大学是充分体现国家意志的战略举措,是中国高等教育教学走向世界的必经途径。“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 “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 丰院长以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工学院的发展战略为例,阐述学院行政管理服务在一流大学和学院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推进国际化进程中,学院的行政管理与服务不仅需要先进的理念,健全制度、规范管理等有力措施,切实可行的激励政策,更需要管理团队自身的能力建设与素质提升,身体力行,扎实推进,并将学术与行政形成合力,相互推进。

机械工程学院杨树明教授结合自己在英国的学习生活经历,生动介绍了英国大学的教育体系,大学管理体制、机制等,并通过中西方大学管理体制的对比,谈了个人在国内外工作生活的体会。提出英国大学管理机制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注重了解师生的真实想法和需求。管理及服务人员分工明确、专业化程度高,能够满足个性化需求。在学术活动发挥自主性的同时,行政管理也能保证高效运行。对比我国现状,杨树明教授提出了加强行政管理与服务专业化、注重个性化发展、健全制度等建议。

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孙卫教授从大学国际化及其评价、办公室主任的角色定位、对办公室主任的新要求、国际化工作推进示例四个方面进行了报告。大学国际化就是大学办学理念、要素和行为跨越国界进行互动的过程和现象。是将“国际的维度”整合到高等学校的教学、研究和服务等诸项功能中的过程。大学国际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可逆的趋势,国际化成为现代一流大学的本质特征,国际化也是全球化高等教育时代的必然结果和知识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国际化是创建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其核心特征是学生来源国际化、师资团队国际化、科技研发国际化、校友分布国际化、课程教材国际化、教学考评国际化、校务管理国际化和办学空间国际化等。每一位交大人都有责任在建设国际化大学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我们每一位教师和行政人员。在国际化视野下,对学院办公室主任提出了国际化理念下的参谋助手、国际化事务中的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国际化事务推进中的督促检查等新的要求。他通过介绍MIT的国际化战略,以及管理学院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长期坚持不懈地推进国际化进程为例,对学院实施国际化战略及行政支持,助推国际化进行了实例讲解。
据悉,本期研讨班还将择期带领学员赴沿海地区高校,就大学的国际化建设专题开展实践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