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要闻聚焦>正文
要闻聚焦

【校史故事365】291 张保真:我国著名组织胚胎学家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16-01-23 21:04 浏览量:

张保真教授(1915-1999),安徽砀山人,是我国著名组织胚胎学家,医学部组织胚胎学奠基人。

张保真1935年9月至1937年6月在同济大学医学院上学,1937年夏因病回原籍休养,因日寇逼近家乡乃携妻、弟等流亡。1938年12月至1940年6月在河南大学医学院借读,1940年10月在四川宜宾同济大学医学院学习并于1942年夏毕业。1942年8月至1949年7月任陕西省立医专副教授,1947年兼任西北大学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副教授代主任,1950年8月升为教授。1954年8月至1984年任西安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主任(1958年至1960年兼任一附院中医教研室主任)。

抗战期间教学没有课本,他课前精心准备,上课不带讲稿,结合挂图和黑板绘图讲解,学生记录下来,即成一本完整的教材。新中国成立后他亲自编写人类组织学、人类胚胎学教材,译述人体各部之静止及运动。因病疗养期间在病床上口授给少数学生代表,使代表再转授全体同学。

建国以来围绕肝脏再生、性别测定、与心脑病、克山病、针灸经络有关的骨骼肌、肌梭,各器官的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柯萨克病素毒等问题积累500余万字的科研资料。参与翻译苏联札互尔金《组织学》、德国巴尔格曼《人体组织学和显微解剖学》、德国施密特《人体生理学》等大型教科书,参加编著《组织学》参考书。

1958年建立一种显示毛细胆管的方法在国内和苏联刊物发表,被写入国内组织学切片技术书中。从1958年至1966年进行克山病研究,发现克山病人甲状腺外形不肿大而镜下已有显明的组织病理变化;肯定了用克山病人尸体材料仍可做某些酶的组织化学研究,证实克山病人胃炎病理组织学改变;发现骨骼肌损害和修复的特种类型;测定克山病人心肌受损时常有钙化,而钙化时又伴有锌的沉积,其腓肠肌也发生病灶性变化,且在肌纤维修复过程中结缔组织向肌纤维内生长。这些结果都是国内外首次报导。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克山病也取得可喜进展。

1972年后参加针麻原理研究及经络实质的探索,提出“轴索反射接力联动”假说并得到循经感传特点的检验和支持,相关研究获1986年国家“七五”攻关基金资助、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和《攀登计划经络的研究项目总体计划》科研经费资助。领导的经络研究室在小鼠、大鼠和人体上进行了光镜和电镜、形态和机能等多层次、多方面研究,从形态学出发研究经络实体,查见小鼠足六经的行程定位有近似人者,并认定它们的形态结构普遍由血管和P物质能的神经、肥大细胞所组成,用接力试验法提示初级感觉神经元借轴突反射互相衔接完成循经活动。发表研究论文50多篇,撰写、主编出版《经络线的结构和功能》等著作10余部,培养硕士研究生4名。

他1954年任全国医学院校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大纲五人小组审定成员;1978年至1986年任陕西省解剖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解剖学会理事,解剖学报编委;1980年任《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组织学》编委;1981担任全国组织胚胎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1989年2月任中德医学协会陕西分会理事长。

文字:医学部二附院 杨 龙
编辑:力 行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