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阳似火,挥洒热血,九十六项,各显神通。盛大的开幕式结束后,西安交大第53届田径运动会于24日上午10时30分正式开赛。以东南田径场为主赛场,四大发明广场与东南投掷场也分别承担跳绳、划船器以及铁饼项目。分别由本科生、研究生、教职工组成的共61支队伍参与比赛。
女子100米栏决赛与男子110米栏决赛分别作为两个比赛日的第一枪,吸引了不少目光。或许世界赛场少了刘翔的身影,但交大的赛道却不乏拼搏的勇士。在4月24日上午的研究生与本科生女子组100米栏决赛中,来自经金学院的周佩与来自继教学院的杭成鸽,分别以20秒9和23秒5的成绩,获研究生组与本科生组第一名。在第二日的男子110米栏中,能动学院的付加鹏以21秒4的成绩夺得研究生组冠军,张昭玺以15秒3获得体特组第一名,本科生组冠军被彭康书院李世文摘得。作为专业的特长生,张昭玺同学告诉记者,他从高二就喜欢上了跨栏,并且一直坚持到了现在。 “细心与稳定是一个跨栏选手必不可缺的,而赛前的训练同样十分重要,交大的教练和同学给了我很多帮助”。
百米赛道上不光有学生的“速度与激情”,还有教工的“飞驰电掣”。4月24日下午的教职工一百米决赛中,“上班族”们跑出了青春的味道,其中基础教育分会的张谷以11秒2的成绩获得教工男子甲组100米决赛第一名,这个成绩已突破国家二级水平。当然,更多的教职工将愉悦身心当作比赛的最终目的, “经常锻炼,不过没训练过短跑。平时打球比较多,身体就还不错,因此报个短跑来试试”,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如是说。
在耐力项目1500米决赛中,彭康书院马啸以6分28秒90的成绩获女子本科生组第一名。她表示,从高中开始,1500米是她运动会的必报项目,每次参赛前她都会坚持每天2000米的训练量,这也是她成绩可以一直保持的秘诀。“其实这次前半程发挥并不理想,还好我后程冲刺能力比较强,逐渐追了回来”。与马啸同组比赛的朱洪伟以5分10秒60获体特组女子第一名。
径赛场上必然少不了接力的戏码,男子接力方面,宗濂书院以48秒2问鼎4*100米男子接力冠军宝座,队长王亚明表示他们最大的优势在于队员之间的默契,赛前多次的练习与磨合使他们在交接棒上节省了时间。这次的冠军对于他们来说意义重大,连续三年居于亚军之位,他们终于在今年摆脱了第二的魔咒,登上了荣誉的巅峰。对于大四的他来说,这个冠军奖杯是他在大学最后一次参加运动会最圆满的句点。
绿茵场上的本科生女子组跳高决赛,来自崇实书院的王弋以1米60的高度获体特组女子第一名,宗濂书院司舒馨以1米25获本科生女子组跳高冠军,仲英书院的李欣阳同学以1米65获得本科生男子组冠军。助跑、起跳、腾空、飞跃挡杆,一气呵成,这最理想但也是最难使用的跳高动作。因为大多学生采用跨越式跳法,导致在成绩上很难有突破,而体特生惯用的背越式跳法在本次比赛中得到很多学生效仿。
25日上午十点半开始的撑杆跳测试,受到极高关注。这场比赛只有一名选手,就是撑杆跳特长生彭麟凯。离地三四米高的木杆,加上厚厚的两层海绵垫,运动员凭着杆子的支撑和弹力作用,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后落在海绵垫上,在场观众不禁惊呼。在观众眼中运动员的动作流畅而帅气,但实际上从起跳到跃杆再到下落的过程中,每个环节都有着一定的技术要求,旋垂、摆体和举腿、引上等杆上动作难度都不小,“有难度也就意味着具有挑战性,要不断挑战新高度” 。能获得好的成绩,彭麟凯表示最想感谢的是耐心指导自己的教练,同时也要感谢自己的坚持。
25日下午6时许,本届运动会顺利闭幕,每一位运动员的努力都留在了赛场,成绩只是激发人不断进取的一种方式,背后的付出才是最值得发掘的内容,感谢每一位为比赛竭尽全力的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