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要闻聚焦>正文
要闻聚焦

故事有力量 童声向未来

西安交大期刊中心联合西部电影频道举办第四届“乖狐狸杯”少年儿童故事大会

日期:2025-10-22 10:59 浏览量:

童心闪耀,故事流淌。10月18日,由陕西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指导,西安交通大学期刊中心、西部电影频道联合主办的“故事有力量童声向未来——第四届‘乖狐狸杯’少年儿童故事大会全国总展示暨颁奖典礼”于西安交通大学兴庆校区落下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0名儿童汇聚一堂,共同开启了一场充满童真与梦想的奇妙之旅。

多元联动,共筑“故事+阅读”品牌盛宴

活动邀请陕西省西安小学、西安航天第四小学“名校 +”等31家“乖狐狸”校园小编辑部成员校协办,同时得到了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西安学会品牌科普联盟、西安交通大学博物馆、西北大学博物馆、西影电影博物馆、西安市科技馆、西安太阳能学会、本心智选(陕西)科技有限公司等众多单位的支持。通过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活动形成了覆盖学校、文化机构、科技企业等多领域的协同合作网络,有效推动了“故事+阅读”品牌的影响力从校园走向社会,让更多孩子在多方联动的良好氛围中爱上故事、享受阅读。

在各组织单位的精心筹备、高效组织与广泛宣传下,本届故事大会吸引了全国各地选手踊跃参与。截至初选结束,线上线下关注人数达3万余人,共收集到来自全国各地少年儿童的讲故事作品947份,受邀参加全国总展示活动的选手近300人。

为进一步拓展孩子们的视野,让他们在真实场景中感知文化积淀与学术氛围,活动特别发起校园参观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孩子们走进百年学府,沉浸式体验大学校园的独特魅力。孩子们漫步校园,不仅参观了西安交大秦腔艺术博物馆,感受传统戏曲文化的深厚底蕴,还参与了科学家精神课堂、学霸分享会等环节,在交流中激发求知热情,于实践中汲取成长力量。

致辞寄望,点亮童梦前行灯塔

颁奖典礼在青春洋溢的开场舞《少女派对》中拉开序幕,瞬间点燃了现场的热烈氛围。在随后的致辞环节中,主办方与指导单位领导分别阐述了活动的深远意义。

陕西省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蒋惠莉在致辞中表示,西安交大期刊中心联合西部电影频道举办此次活动,为少年儿童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传承文化的舞台。“故事有力量,童心向未来”,这力量是文化的浸润,是精神的传承,更是个人品格的塑造;这未来是个人的成长梦,是家庭的幸福梦,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希望孩子们以此次活动为新的起点,继续保持对阅读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对世界的好奇。

西安交大期刊中心主任张丛指出,作为高校主办的少儿文化品牌,活动深度融合了大学的学术资源与社会服务的使命。从最初搭建表达平台,到如今成为融合人文素养与科学思维的教育品牌,活动见证了无数少年儿童用文字与声音编织梦想的动人过程。希望今日的故事之声,能够汇成明日创新之光;舞台上闪耀的故事之星能如点点星火,照亮孩子们通往广阔世界的探索征途。

教育部“中华经典诵读”评委、陕西电视台新闻频道副总监、陕西科技大学副教授林梅作为评委代表,对选手们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与深刻洞察。她指出,本届活动涌现的叙事题材呈现出令人欣喜的多元化与时代感。孩子们讲述的视野已超越了传统童话,更多地投向了恢弘的爱国篇章、真挚的成长感悟以及闪耀着理性光芒的科学家故事。这不仅是选题的丰富,更是少年儿童家国情怀、自我探索与科学精神协同生长的生动映照。

荣耀时刻,见证童梦绽放光彩

本次活动特邀播音主持领域专家、青少年文学与出版界的杰出代表组成高规格评审团,秉承严谨公正的原则,对每一位选手的表现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评审。在展示现场,选手们自信从容、各展风采,他们用真挚的情感和流畅的表达,将一个个故事娓娓道来,打动人心,也展现了新时代青少年良好的语言素养与创作才华。

经过激烈角逐与严格评审,本次活动最终评选出特等奖30名、一等奖58名、二等奖84名、三等奖100名,以及单项奖12名、优秀组织奖10名、优秀指导教师奖35名,并特别设立“故事创作之星奖”42名,以鼓励在内容创新与表达方式上表现突出的选手。

颁奖典礼中还穿插了优秀选手的现场展示环节。幼儿组的小选手用稚嫩而真诚的语调讲述《把唠叨的妈妈变走》,传递出纯粹无瑕的童真之美;小学组的选手则展现出更强的表现力与感染力,其绘声绘色、富有张力的演绎,仿佛展开一幅幅成长的画卷,令人沉浸其中。这些展示不仅生动诠释了“故事的力量”,更让现场观众深切感受到:故事不只是语言的组合,更是情感的桥梁,能够跨越年龄与心境,触动每个人心中最柔软的角落。

本次活动采取线上线下联动方式,累计吸引超过30万人次在线观看与关注,进一步拓展了活动的社会影响力与传播覆盖面。

未来,西安交大期刊中心将继续以青少年科普期刊为阵地,紧密贴合少年儿童的认知特点与阅读兴趣,持续创新活动形式,深化推进“少年儿童故事大会”“科学家精神进校园”等系列品牌活动,同时汇聚更多社会资源,构建更具支撑力的成长平台,让故事的种子在童年扎根,让创新的思维在陪伴中发芽,共同助力新时代青少年人文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双翼齐飞。

文字:期刊中心 吴亚飞 徐小瑶
图片:期刊中心
编辑:朱凡煜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