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映一秩,追光正当时。10月18日,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建院16周年暨独立设置10周年大会举行。

上午8时30分,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

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晓刚,陕西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冀映秋,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高红霞,北京化工大学党委书记、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贵芹,中央党史文献研究院第四研究部原主任崔友平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1999级院友、西北工业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吕卫东,马克思主义学院2002级院友、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副校(院)长吴永,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吴潜涛,新疆大学“博峰战略人才”、武汉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国务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中央党建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骆郁廷,西安交通大学原党委副书记李玉华,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柴渭,以及来自全国117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领导和专家学者、48家合作单位的负责同志、7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院友代表、捐赠单位代表出席会议。大会由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周远主持。

柴渭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最衷心的感谢。他表示,西安交大始终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在西迁精神的指引下,学院发展步入快车道,形成了“红色、西部、交叉”的交大特色,为推进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贡献了交大力量。

李晓刚表示,西安交大作为全国最早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高校之一,始终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赓续西迁薪火,扎根三秦沃土,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有力带动了全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整体发展,为繁荣陕西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冀映秋表示,西安交大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全省首家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理论研究、教学改革、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多个领域发挥了示范标杆作用,希望今后学院为陕西乃至全国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高红霞指出,西安交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传承弘扬“听党指挥跟党走”的西迁精神,在思政课改革创新、理论人才培养方面走在前列,形成了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学科方向,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成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的重要力量,为陕西乃至全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贡献了交大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燕连福汇报了学院和学科建设情况,并感谢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他表示,学院将继续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作出新贡献。

吕卫东和吴永分别回忆了在学院的求学生活。他们对各位老师致以深深的敬意,对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各方面取得的卓越成绩表示热烈祝贺,衷心祝愿学院能始终坚持彰显特色优势,建设成为优秀的马克思主义教学基地、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研究高地、一流的马克思主义传播阵地。

马克思主义学院首任院长王宏波回顾了西安交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栉沐风雨的发展历程。他感谢教育部领导、陕西省领导和学界同仁对西安交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关心与厚爱,希望师生牢记“悟道析理、求真论善”的院训,把马克思主义学院越办越好。

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奥地利全球可持续信息社会研究所等多家机构发来贺信。
活动期间,学院还举行了马克思主义学科设立20周年暨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学术研讨会,并成立了学院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产学研深度融合委员会和思创力发展基金,全面助推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据悉,独立设置十年来,西安交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累计培养本硕博学生700余名,培养了一大批西迁精神新传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第四轮、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先后获评“A-”和“A类”学科,并于2017年入选第二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后流动站获评“优秀”,是全国同学科仅有的四家“优秀”之一。2025年,学院在全国率先成立AI思政创新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