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至12日,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主办、全国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和江西财经大学共同承办的“2024年新文科建设研讨会”在南昌召开,会议主题为“人工智能背景下新文科实践育人改革”,西安交大教务处副处长杨建科作大会主题报告,介绍了学校新文科建设的举措与成效。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江西省教育厅有关负责同志,全国新文科领域的知名学者、业界专家,全国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有关同志,来自全国80余所高校的新文科建设分管负责同志、教务处处长、相关部门或院系负责同志、一线教师和企业界人士等240余人参加本次研讨会。会议分别由全国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山东大学党委原副书记仝兴华,江西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春根、方玉明主持。
“2024年新文科建设研讨会:人工智能背景下新文科实践育人改革”是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背景下召开的,旨在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主动对标教育强国建设目标,加快推进文科教育创新发展,研讨人工智能背景下文科领域实践育人新路径,全面提升文科学生数字思维和实践创新能力,推动高等文科教育“脱虚向实”,培养实战型文科拔尖创新人才。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武世兴在致辞中指出,要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战略属性和民生属性,加快推进新文科建设,大力提升文科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回答好“强国建设、高教何为”的时代命题。一要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文科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将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全面贯穿、有机融入专业教学,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坚定“四个自信”。二要探索构建中国自主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大力推动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基础学科领域“101计划”和文科类专业教学要点研制。三要加快培养实战型文科拔尖创新人才。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学科专业发展的“小逻辑”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逻辑”,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强化实训实习实践。四要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模式。跳出教育看教育,立足全局看教育,着眼长远看教育,贴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瞄准解决实际问题倒逼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提升文科人才培养的服务力、支撑力、贡献力。五要以数字化构建文科教育教学的新形态。深入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以数字技术赋能文科人才培养,探索数字时代人才培养新机制、新模式、新方法、新路径,同时以正确的价值导向引领人工智能的发展,体现文科教育的独特价值。
江西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刘小强在致辞中表示,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人文社科领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江西省应时而动,主动求变,大力推进新文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希望通过本次会议研讨交流碰撞、学习先进经验,持续推动新文科建设各项任务走深走实。
山东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全国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曹现强表示,高等文科教育要立足新时代,回应新需求,切实回答好教育强国建设,高校何为、文科何为的时代课题,并介绍了全国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一会一论坛、一刊一报告、一号一平台”“六个一”的工作机制及成效。
江西财经大学党委牵头负责人、副书记袁雄代表主办方介绍了近年来江西财经大学改革发展的成绩以及新文科建设情况。
大会主旨报告环节,全国新文科领域的知名学者、业界专家围绕各自领域的探索与建设作报告,报告精彩纷呈,反响热烈。教务处副处长杨建科作了题为《学科交融、数智赋能,西安交通大学新文科建设的理念与实践》的报告,结合西安交通大学文科发展情况,分享了学校大文科“经典强用”的交叉融合学科定位,介绍了学校在课程思政、专业布局、课程建设、通识教育、智库与文科实验室建设、国际交流、竞赛锻炼等方面的建设经验。
分组讨论环节,与会专家代表围绕会议主题展开深入研讨,并结合各学校新文科建设情况、经验做法、困难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建议。分组讨论结束后,各小组召集人汇报了本组发言交流情况。
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组长、全国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山东大学原校长樊丽明做总结讲话。她指出,立足新阶段要充分认识新文科建设的新背景新形势。一是面向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高等文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迫切需要回答好“教育强国、文科何为”这一重要命题;二是立足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经济结构发生变革,就业岗位不断变化,迫切需要高等文科教育因势调整,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文科人才;三是当前世界科技革命日新月异,尤其是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对高等文科教育带来了冲击和挑战,迫切需要高等文科教育拥抱新技术、探索新变革,守正创新,加快推动文科教育创新发展。她强调,面向未来,新文科建设一要更加注重对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加快推动文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文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服务力和贡献力;二要更加注重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培养,强化学生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加快推动高等文科教育“脱虚向实”;三要更加注重中国自主人才培养体系和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