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部署,将“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摆在突出位置。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培养一流拔尖创新人才,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始终是高校的立身之本和重要使命。近年来,西安交通大学教务处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四个面向”,坚持思政引领、品行养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维创新“五位一体”育人模式,持续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打造一流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生态,全面提升学校本科教学管理和人才培养能力。
价值塑造:将立德树人贯穿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全过程
学校始终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入实施“大思政课”建设工程,形成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为统领的思政课课程体系建设,试点开展思政课知识图谱建设,加强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培训、集体备课、教学研讨、实践考察、比赛练兵等方式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加强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以主题活动丰富思政课教学形式,真正让课程内容入脑入心,切实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
学校坚持将全覆盖开展课程思政作为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的关键手段,提出“为国竞争储能,为学生发展赋能”的课程思政建设思路,建立了学校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协调联动、院系具体落实的课程思政工作格局,构建了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内核,基础通识类课程、大类平台课程为支撑、专业课程为辐射的立体圈层课程体系,全面抓好“拔节孕穗期”价值观教育,充分挖掘各类课程思政育人资源,让每门课都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获评国家级示范中心;2023年5月,牵头联合西部15家高校成立西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联盟,召开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联合人民网打造“大思政”资源建设云平台,打造课程思政优质资源校际共建共享共用“互联网+”新模式。
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是学生终身发展和幸福成长的基石。教务处高度重视学生美育和劳育工作,组织动员教师开齐开全艺术史论类、艺术鉴赏和评论类、艺术体验和实践类三种类型美育课程,本年度新增美育类课程6门。持续汇集学校美育资源组织各项美育活动,邀请各领域著名专家开展通识大讲堂19场,已成为学校通识美育知名讲座品牌。举办樱花杯西安高校诗词大赛、“音乐绮梦,美育之光”——课程思政建设教学成果汇报音乐会等美育活动。依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活动周,扎实推进母语教育,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劳动教育课程纳入2023年新版培养方案必修课程,配套建设劳动教育管理信息系统,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全国劳动模范等录制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模讲座等劳动理论课程;会同后勤保障部、学生处、团委等部门开展宿舍环境卫生、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劳动技能特色实践等研修项目,全方位教育引导学生在劳动中塑造价值。
创新模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培育一流拔尖创新人才
始终坚持“四个面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务处作为本科人才培养的牵头单位,坚持培养社会发展急需、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关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急需人才。教务处持续深化学科交叉、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研制并发布《西安交通大学2023版本科生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指导性意见》,以优化结构、强化内涵、融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融合前沿内容与基础知识“两化三融合”为指导思想,重构课程体系,完善能力-知识点-课程矩阵,实施多元培养路径,全面提升适应国家战略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能力。
学科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平台,学校坚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布局建设新专业(方向)。结合学校“十四五”规划,教务处总结近年专业规划和设置工作经验,研究制定《西安交通大学学科专业改革实施方案》,每年发布《本科专业申报指南》,围绕国家战略新需求和社会发展新需求,招生-培养-就业联动、学科-专业-学位点一体,规划布局学科专业,优化调整专业结构,深化学科专业内涵建设。2021年12月,学校获批“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目前,西安交大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1个,全校符合条件的专业95%达到国家一流,位居全国第五。
教务处始终把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作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关键一招,主动超前布局、有力应对变局、奋力开拓新局。聚焦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领域痛点难点,以改革创新和突出特色优势为导向,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动员各单位不断创新、实践、积累和总结教学成果,以教学成果反哺指导教学工作,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2023年7月,学校17项成果荣获国家级本科教学成果奖,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14项,获奖总数居全国高校第一,获奖数量创历史最好成绩。
基层教学组织是开展教学活动、教学研究、教学建设、培育教学文化的基本单元,教务处多措并举激活教育教学组织“细胞”的活力,分层分类完善组织体系架构,按照公共课程、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大类平台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等分类组建课程类基层教学组织,形成建设路径清晰、管理职责明确、运行规范有制的课程类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和管理架构。同时,按照“揭榜挂帅”模式先行先试探索建设经验路径,发挥示范作用。目前,学校获批教育部虚拟教研室12个,首批全国高校排名第四。
完善体系:坚持教学质量文化提升教学管理服务水平
教学质量文化是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内生动力。教务处积极探索适应人才培养规律和学校办学特色的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教学质量监测为抓手,坚持常态化教学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持续开展期中教学检查、试卷检查等专项工作,常态化开展学生评教、校院级领导听课、校院两级督导专家听课、教学管理人员听课等各类评价工作,建立了“多维-分类-融合”的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形成“评价、引导、反馈、提高”的良性教学评价机制。截至目前,2023年校级督导听课2000余次,院内专家听课1900余次,教学管理人员评价20余门次,校领导听课20次。处领导带队走访12个学院参与师生座谈,整理形成问题台账,向学工部、网信中心、后勤保障部和实践教学中心反馈相关问题45条,收集教务处教学管理相关问题17类,有力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以课程改革为抓手,教务处持续深化育人要素内涵升级。依托质量监测大数据平台,建立“四精”课堂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实施“名师、名课、名教材”建设工程,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课程质量。持续推进教学资源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升级,深化服务个性化学习的混合式教学改革,出台《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管理办法》,规范线上课程建、用、学、管。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拓展实验教学内容广度和深度、延伸实验教学时间和空间、提升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高质量开展专业认证评估,完成校内51个专业评估,19个专业已通过专业认证(行业评估)。目前,学校累计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29门,总数居全国高校第三位。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将获先进个人2人,并列全国第一位。近三年国家级教学名师新增5人,居全国高校第五位。
为全面提高基层教学管理服务质量,教务处持续加大教务员培训力度,定期举办教学管理服务人员培训班、教务员业务素质培训班,从教学管理工作所需的政策要素、业务素养、服务理念、工作方法、实践技巧等棘手工作难点入手,分专题组织教务处各科室专职工作人员面对面宣讲、手把手指导、点对点解惑,打造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服务人员“业务提升、经验交流、同题共答”的业务能力提升体系。目前,教务员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已顺利举办五期,覆盖了全校31个学院100余名学院教学副院长、书院院务主任、教学秘书等,助力学院教学管理人员及时学习掌握新时代教育教学管理理念知识,提升基层教学管理服务水平。
潜心育人:营造“教师好教、学生好学”良好氛围
教育教学工作始终是学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中心工作,让教授坚守课堂教学,始终是教务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近年来,教务处大力改革教师绩效考核制度,建立“质量第一、优劳优酬”的教学绩效分配制度,以教学质量评价作为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绩效考核的主要依据,将承担本科教学任务作为教授职称晋升的基本条件,激励教师热爱教学、投身教学、研究教学、争做大先生。教务处还制定出台《西安交通大学本科生导师管理办法》,要求所有在职导师承担本科生导师工作,在学业发展、专业志趣、职业规划等方面给予一对一指导帮扶,进一步发挥教师在本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实现“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
教务处积极推进《大类招生培养改进方案》《落实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十项举措”实施方案》,坚持学业预警工作机制常态化,在教务系统中新增开发三级学业预警模块功能,推动学业困难学生早发现、早预警、早帮扶,“不让每一个学生掉队”,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大类分流怎么选专业?专业分流政策有什么新变化?专业的发展前景是什么?聚焦专业认知、学业发展、教学政策、专业选择等学生成长发展中面临的共性难题,教务处牵头常态化组织“本科教务接待日”“教学院长进书院”双院协同育人咨询服务活动,连续三年组织“校园开放日”品牌活动,为学生学业成长提供专业化、面对面、心贴心的咨询服务,引导学生深度了解专业背景,结合自身兴趣和学习能力理性规划学业方向。2023年以来,教务处举办“本科教务接待日”系列活动14期有效覆盖了全校27个学院9个书院1500余名学生代表,为学生的学业成长搭建了权威指导、专业支撑和开发包容的服务平台。
打造交大特色的本科生国际化培养体系,提升本科生的全球胜任力,一直是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聚焦本科生国际化素养提升,教务处以修订新版培养方案为契机,将本科生国际化培养环节纳入培养方案,按照“出国出境交流+在地国际化”2种思路,制定了支持本科生国际化培养的9种路径,开发本科国际化管理信息平台,为推进本科生国际化培养提供了重要支持。2023年8月,教务处组织首届西安交通大学“国际月”活动,组织20门课面向全球招生授课,60余名中外知名大学教师参与“SLOC”课堂授课,吸引全球300多个学校和组织,美、加拿大、芬兰、越南等40多个国家8.8万人次参与活动,实现了“中外学生同堂,中外教师同授,文理学科结合,英语与俄语系同时开课”的成功探索,为我校国际课程建设提供了实践样板,有力彰显了我校本科国际化办学水平。
本科教育是奠定大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和人格基调的关键一站,注定会为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染上底色、打上烙印。面向未来,教务处将胸怀“国之大者”,传扬西迁精神,以培养一流拔尖创新人才为己任,深入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进程,大力构建扎根中国大地、富有交大特色的一流本科教育生态,以培养源源不断的高质量拔尖创新人才有力支撑西安交大“双一流”建设加速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