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要闻聚焦>正文
要闻聚焦

【中国社会科学报整版】让学术之花在希望的田野上更加芬芳

——记西安交通大学乡村振兴调研团队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23-03-29 11:51 浏览量:

田野调查是人类学和社会学普遍采用的一种调研方法,以深度访谈和观察作为主要调研手段。“农业强国”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部署,如何看待农业强国、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三者之间的关系?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燕连福带领研究生乡村振兴调研团队,近年来立足田野调查,以向下看的视角,秉持向下学的态度,走进乡村,与农民和村干部交朋友,在调查研究中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积累了丰富的原始资料。驻村研究生和他们的导师,通过对脱贫攻坚典型案例、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调研,提出合乎实际的创新性理论,形成了许多沉甸甸有份量的学术成果。

走进乡村 触摸时代脉搏

燕连福教授和他的研究生们在延安八一敬老院同老八路交流

2020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燕连福教授团队主持承担了国家乡村振兴局关于脱贫攻坚案例总结重大招标项目“陕西延安市案例总结”。同年11月,由武星星、程诚、周祎、王怡文等博士生组成的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延安脱贫攻坚案例总结驻扎调研延川分队在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辅导员王浩的陪同下,来到了延安市延川县。

“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部分典型市州案例总结是脱贫攻坚案例总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有代表性的典型市州开展案例总结,有利于为各地各部门开展总结提供指导和示范,为讲好中国脱贫攻坚故事提供生动素材,为脱贫攻坚宣传和对外交流提供信息储备。” 四年级博士生周祎对记者转述导师燕连福强调此次调研的意义时,眼神中充满了自豪和自信。

本报记者全程参与此次调研活动,见证了学者扎根一线,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在调查研究中积累知识。延安市脱贫攻坚案例总结采取调研团队和相关地方人员联合工作的方式。调研团队对过去开展过的专题研究、历年来的总结素材进行系统整理,并深入实地,亲身体验、感受贫困地区的发展变化,对脱贫攻坚成效、经验等进行提炼,形成可传播可推广的案例故事。

“我们做的具体工作包括资料收集、文件整理、农户访谈、行业参观、案例报告撰写等,走进了梁家河村、二八甲村、甄家湾村、刘马家圪塔村、乾坤湾镇,总结典型做法、典型案例。”程诚介绍。

对从小在城市里生活习惯了的同学们来说,访谈村民、与村干部交流,感受真实的乡村生活,首先就要适应这里的生活方式和节奏。周祎说,那种随时可点可口外卖、网约车、共享单车、剧本杀、咖啡店、音乐会的城市生活方式需要改变。尽管现在的农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公共设施和服务同城市比起来还有不小差距。大多数人在博士研究生就读期间的研究是在校园宽敞明亮洁净的教室、实验室里完成的,而不是风吹日晒的田间地头和走村串户的访谈。然而,就是由不适应到适应再到最终的热爱和些许自豪,周祎觉得自己成熟了许多。

当时,团队另外一个分队的王丽莎、杨进福、王亚丽、张瑾等四位博士生也乘车来到了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县陕北吴起。

“早上醒来,雾蒙蒙的天气。城市里的霾跟这样的天气很像,霾有一股呛味,但吴起这边的雾带着一丝凉爽和甜味。”王亚丽的调研日记写道:

吃过早饭后,我们去李台子村的李树和家庭林场考察。李树和年过六旬,待人谦虚、随和。他告诉我们,李台子村地处偏远,山大沟深,高冷干旱,降水量少,以前年年栽树不见树。后来,县林业局出台了承包家庭林场的办法,他就想着在村子里种树……

另一个调研分队去了洛川县。博士生毛丽霞的调研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话:

今天上午我们去了离洛川县较近的伏益村,采访了驻村第一书记张一淼,从他跟前了解到伏益村用了三年半的时间全部脱贫,精准扶贫的人员有23户,共有64人,现在已经全部脱贫。脱贫的主要方式是靠苹果产业。有5户为兜底户,家里无劳动能力。张一淼说的一句话令我们印象十分深刻。他说“之前我不想来,现在我不想走。”这句话令我们震撼!我真切感受到了驻村第一书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看到他作为一名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并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落实在行动上。“我还想带自己的孩子和老婆来看看,让他们看看我平时工作的环境,让他们也住一段时间,分享脱贫攻坚的成就与喜悦。”从张一淼身上,我们深切体会到扎根实践才能让理论更接地气,理论修养提高了,境界提升了,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才能坚固。

“很多扎根于乡村的基层干部对党的理论政策的理解要比我们调研团队更加透彻。这个现象带给我很多思考,理论还是应该和实践相结合。经过实地调研后,我们对相关文献、政策及文件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王亚丽感叹说,走进乡村才发现,文献不再只是生硬的文字,而是充满烟火气、活生生的生活,农村的巨大变化是一部党领导我国人民努力奋斗、伟大变革、波澜壮阔的史册。读博士期间,她主攻的研究方向正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在一次又一次的田野调查当中,她的所学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当书本中凝练的文字展现为一座座工厂、企业、基地,当脱贫攻坚的硕果真切地呈现在自己眼前时,王亚丽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洛川苹果全国乃至世界知名。当地政府大力发展农业,构建了“一主两翼”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百姓因为苹果而走上致富路。博士生王芸发现,实践调研同理论研究有很大的不同,实践是理论的基础,是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理论必须要与实践相结合,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

研究洛川的经济发展必须到洛川现场来观察研究,生动的社会实践就是人文社科理论研究的实验室。只有深入基层,走近乡亲们,了解到更全面的实际情况,才能真正从调研中受益。

“当村民们被领导、记者们包围着采访时,往往会比较拘谨。我们队员同村民像朋友一样聊天拉家常。”

博士生程诚之前曾经参加过一些“走马观花式”的调研活动,这类调研活动时间安排紧凑,参观地点大多经过层层筛选,参观人员很难深入发掘更多信息。而驻扎式的调研,使得团队成员有充足的时间发掘出问题,并深入思考和调研。

在延安延川县的一条山沟里,程诚与一位曾是贫困户的老人聊天。老人并不懂得什么叫作“脱贫攻坚”,只是在谈到他多年来切身感受到的变化时,发自内心地感谢好政策,让他过上了好光景。聊着聊着,老人进屋给大家去洗自家种的苹果。调研小组只有三名成员,老人却洗了满满一盆红彤彤的苹果。程诚反复说,老人端着一盆苹果走向庭院时真诚灿烂的笑容一直刻在自己脑海里。

梁家河村地处黄土高原沟壑区,山大沟深、土地贫瘠,植被稀疏、生态脆弱,位于延川县文安驿镇东南5公里处。周祎同其他3位博士生驻扎在梁家河村发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实施以来,梁家河村把做大做强产业作为脱贫攻坚、共同致富的治本之策,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以村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聚焦村民普享生态红利,坚持脱贫攻坚、共同富裕与生态文明相结合,从根本上筑牢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根基。

在燕连福看来,在学术研究上,对“农村实际”存在三种不同的视角:即学者眼中的“农村实际”、干部眼中的“农村实际”与实际生活于其中并对此有切身感受的农民眼中的“农村实际”。这三种实际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要真正了解农村,我们就必须知道农民眼中的“农村实际”和驻村干部眼中的“农村实际”,而不是书斋里的“农村实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了解作为政策受众的农民的实际感受,作为政策制定与落实的干部责任,从而对政策实施的效果给予评估,也才能对农民所面对的种种现实问题给予真切有效的解决。因此,在进入农村做田野调查时,要使我们的思想符合客观实际,就必须采取农民的视角进行审视。

深入田间开展社会实践

燕连福教授和他的研究生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推进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事业发展。2021年,我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三农”工作重心由脱贫攻坚转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隶属于陕西省宝鸡市的千阳县,地处渭北旱塬丘陵沟壑区,山峦层叠,沟壑纵横,“七山二塬一分川”,是实打实的“山沟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千阳县在前几年的脱贫攻坚中书写了产业扶贫的奇迹。

2021年9月,燕连福带着10名研究生赴千阳县6个村庄开展驻扎式调查研究。

受到地形影响,千阳县村镇之间的道路九曲十八弯。连续几天的走村串户,使这些走惯了宽阔大道的城里年轻人从最初的新奇,深切体会到交通不便和改变环境的艰难。

“我们同千阳县典型村的村干部、农户、致富带头人、企业等进行座谈及访谈,重点调研千阳县如何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等方面的举措与经验。深入田间地头,我们对乡村面貌有了更多实感。”博士生王亚丽对千阳县农村的直观感受是费鞋。一双崭新的运动鞋,穿不到一周就变形了,脚上也起了水泡。

在驻扎的这些天里,郭世平、周祎、程诚、毛丽霞、张瑾、樊志远、何佳琪、杨珂等用调研日志和访谈记录等一手资料,记录下了千阳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点点滴滴。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如何把脱贫人口和脱贫地区的帮扶政策衔接好、措施落实到位,坚决防止出现整村整乡返贫现象,成为团队研究调研的重点。

南寨镇闫家村的刺绣是市场上的抢手货。指着栩栩如生的虎头鞋,精巧的花手帕,舒适又美观的鞋垫,年近古稀的绣娘邓列梅说:“临到老了,还能赚钱,一年将近六千块钱收入,日子没啥愁的了!”

乡村振兴要利用农业农村的自然优势,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发现乡村的多元价值。半年后,燕连福再次带领10名团队成员,围绕千阳县的县域经济、县域产业、县域融合、县域带动周边城镇乡村发展、乡村振兴等主题,开展驻村调研。

“田野调查是教学科研基础,只有深入田间地头才能真正发掘不同于教科书之上的现实问题,对现实问题的整理研究同样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解决农业农村发展最迫切、农民反映最强烈的实际问题,不搞脱离实际的面子工程。”燕连福说话慢条斯理,声音不大,但是简短有力。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毛泽东同志将调查研究作为认识世界的途径,并身体力行地在各个时期广泛地开展调查研究。燕连福认为理论研究也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研究乡村振兴必须深入乡村,到实践中感受。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中之重是产业振兴。因为只有产业振兴了,乡村里面的其他事情才有经济基础来开展建设;也只有产业振兴了,年轻人才能在乡村留得住。

樊志远的调研日志这样写道:

9月16日 星期四 小雨

这是下乡调研的第六天,来到双庙塬村的第二天。雨渐停渐下,天气也渐凉,但是心中丝毫没有减少对乡村的憧憬和热情。面对这片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自己想做一名认真的学生扎扎实实地调研出一些具有实际价值的成果,为探索乡村振兴道路贡献一份力量……

樊志远发现,年轻的农村干部中,竟然也有研究生毕业,怀揣梦想,来到基层工作的前行者。双庙塬村的第一书记王勇,就是一位“80后”的研究生。

“我很珍惜每次深入农村的实践活动。”曾担任过12年马克思主义理论讲师的郭世平现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我们的调研不仅是来乡村汲取现实经验,同样是向村民普及和宣传党的政策的过程”。

离开千阳县的那天,博士生何佳琪有些不舍。“在和村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中,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和闫家村、南寨村的老乡们、村干部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真挚的感情。我们喜欢吃老乡早上亲手蒸的馍馍。它比不上学校食堂里的馒头又白又软,但是它透着热气,飘着麦香,吃起来带劲……”

调研黄河 献策生态治理

古老的黄河恰如蜿蜒在黄土地上的金色巨龙,奔腾万里绵延至今。在漫长的岁月里,黄河流域逐渐形成黄河文化,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黄河泛滥也曾给沿岸人民带来了祸患。历史上,一代代先辈为治理黄河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开展黄河整治,实践出一套独树一帜的治水之道,黄河流域的治理与保护也成为众多学者重要的研究内容。

“毛泽东同志强调治山治水、植树造林,通过兴修水利和绿化祖国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产。在水利建设方面,开启了被誉为新中国初期四大水利工程的治理海河工程、荆江分洪工程、官厅水库工程和治理黄河工程,对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燕连福开始调研延安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发展。

延安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黄河途经的延川、延长、宜川三县,曾是我国国家级贫困县。在博士生樊志远的印象中,延安人人包着头巾,黄色的沙尘满天飞舞。

“这次调研活动颠覆了我的印象。延安确实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天蓝,水清,空气很干净。”樊志远难掩兴奋之情。

延安被誉为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市。1999年以来,延安率先在全国开展大规模退耕还林,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波澜壮阔的“绿色革命”。经过23年的接续奋斗,延安市全市森林覆盖率由33.5%增加到53.07%,植被覆盖度由46%提高到81.3%。陕北大地实现了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使陕西的绿色板块整体向北推移了400公里。

团队前往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杨家村大型淤地坝工程现场,发现修建杨家村淤地坝沟道是延川县拯救黄土高原的“绿色革命”。这个淤地坝工程既能够拦泥保土、减少入黄泥沙,又可以淤地造田、提高粮食产量,还能够防洪减灾、保护下游安全,造福一方百姓。

前往淤地坝要通过一段非常崎岖的山路,一路颠簸,樊志远感觉自己就像是坐在拖拉机上。看着资料图片,昔日这里岩石裸露,一片荒凉,如今山坡上绿树成荫,沟道里庄稼长势喜人。团队成员身临其境,体味着山乡巨变。

黄河流域的治理从古至今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黄河分为上中下游三段,上游的治理成果直接影响到中下游的治理效果,如何与上游进行良好的衔接也是治理的难点问题。黄河还是陕西省和山西省的分界线,如何协调两省的治理措施同样是一个难题。”参与黄河流域调研的博士生郭世平告诉记者,“绿色革命”为脆弱的黄河生态建起坚实的屏障,黄河的水土流失和洪涝灾害得到了综合治理,极大地助力了黄河中游稳沙固土,为黄河治理作出了重要贡献。

立足时代 推进学术创新

人民实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智慧源泉。纵观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走向现代化是全人类共同的理想,是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本质要求之一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历经风雨、披荆斩棘,从理论和实践层面系统科学回答了社会主义中国的现代化命题,实现了对资本逻辑主导的现代化模式的全面超越。为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丰富内涵和实践创新,2022年7月,燕连福与博士生郭世平、韩山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谢芳芳带领博士生及硕士生共13人赴江西、湖南、浙江、广东四省进行实地交流。团队分别拟定“共享”“协调”“开放”“绿色”“创新”作为关键词,前往中国东部及中部五个最具代表性的地区进行调研,探究其发展对于共同富裕的促进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激励广大青年要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参加乡村调研,使我了解乡村、发现乡村、感受乡村翻天覆地的变化。”25岁的牛刚刚正在读硕士二年级,研究方向是乡村振兴。2021年他前往江西共青城市、湖南长沙县和陕西绥德县郝家桥村进行调研。他觉得自己最大的收获是对中部地区以绿色发展和以科技创新促进共同富裕的状况有了更为直观的印象,对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之间的联系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武星星在延川县调研时发现,城乡资源及机会分配的不平等不均衡,是目前乡村振兴要着力解决的首要问题。我们亟须在乡村振兴阶段优化乡村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的资源。他还思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后,如何在乡村振兴阶段对脱贫户、相对贫困户等不同群体进行分类施策、分类管理?他提出要处理好乡村振兴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之间的关系。基层普遍对乡村振兴的开展没有明确的规划,存在等、靠中央文件、政策的心态,对如何进行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问题,基层自主实践创新动力不强,主动性不高。因此,制定相应的体制机制鼓励、激发基层创新动力至关重要。

博士生张瑾毕业论文的主题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研究》,当记者谈起这个题目与实地调研距离较大时,张瑾回答说,共同富裕需要以历史主动精神和历史创造精神推进。只有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善于从党的一百多年奋斗历史中汲取养分,才能汇聚不竭前进力量,强化推进共同富裕使命担当。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多年来学习到的理论在一次次田野调查中得到了充分验证,博士生程诚对理论研究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程诚撰写的论文《习近平乡村振兴重要论述理论思维探析》当中章节涉及乡村振兴严守18亿亩耕地所采取的一系列“红线”。他原本认为只是“普通的文字表述”,当他真正深入基层调研之后,才深刻理解了一条条严守耕地的“红线”对于我们这个人口大国的重要意义。“如果农村的耕地无法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就是纸上谈兵。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耕地红线确实关涉中华民族千秋大计。”

人民幸福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目标追求。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落脚点。时至今日,博士生何佳琪仍能清晰回忆起山里的一位老奶奶曾拉着她的手,激动地反复说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热爱共产党”。在那个瞬间,何佳琪深切感受到自己的研究对于这个山里的百姓来说意义非凡。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加快防疫、养老、教育、医疗等方面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自己参与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与有荣焉。”何佳琪自豪地说。

文献当中能够看到的资料有限,人文社科研究当中案例的雷同化表述常见。在博士生程诚看来,如果不走进基层,很多真切的命题容易遭到忽视,无法感知。只有深入基层调研才能发现,很多文献使用了大量华丽的专业辞藻,但缺乏真知灼见。“我是从乡村里走出来的研究生,对乡村有着深厚的感情。我希望自己能做‘真研究’,解决‘真问题’。”

调研期间,燕连福与学生完成了160万字丰富的案例研究报告与政策建议。调研团队撰写的《延安脱贫攻坚案例总结研究报告》《陕西千阳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案例总结》《陕西千阳县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20余份研究报告,《千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分析》《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建议》《新时代促进共同富裕面临的困难挑战及对策分析》等20余份政策建议,被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扶贫发展中心、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林业局等单位采纳20余次。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博士生王亚丽说:“我们团队成员第一时间通过直播观看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我们听到脱贫攻坚精神相关内容的表述后非常振奋,因为在此前我们团队就做过关于脱贫攻坚精神的相关研究。”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国家安全基础,离不开农业发展。燕连福告诉记者,学术研究与理论创新既需要能扎得进晦涩的文字,又需要能走得出小小的课堂。2022年12月23—24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局大局,系统阐释了建设农业强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目标任务、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我们团队要继续走向更广阔的田野,不断加深实地调研力度,力求做真的研究,真的做研究,做新的研究,将实践成果进一步转化,探索如何持续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推动社会治理改革创新,夯实推进共同富裕的社会基础,积蓄推进共同富裕的强大动能,擦亮共同富裕的生态底色。这同样是学术中国故事在希望的田野上更加生动,让学术之花在希望的沃土更加芬芳盛开的时代写照!


文章刊载于2023年3月29日中国社会科学报12版整版

报道链接https://epaper.csstoday.net/epaper/read.do?m=i&iid=6532&eid=46367&sid=214711&idate=12_2023-03-29

文字:中国社会科学报 陆航 钟雯轩
图片:中国社会科学报 陆航
编辑:张玥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