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交大物理学院和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张磊教授团队与山东大学、国家蛋白质中心等单位合作的研究成果在《自然》刊发。该研究阐明了aGPCR自激活的分子机制,提出了aGPCR激活的手指模型,并在这个模型的基础上,发展了aGPCR多肽激动剂/拮抗剂设计的通用方法,对靶向aGPCR的配体药物研发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该研究是典型的学科交叉、团队合作的产物。
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往往萌芽于深厚的基础研究,产生于学科交叉领域,大学在这两方面具有天然优势。要保持对基础研究的持续投入,鼓励自由探索,敢于质疑现有理论,勇于开拓新的方向。
近年来,学校以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建设为契机,心怀“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通过强化顶层设计、营造良好氛围、创新组织模式、完善制度体系,培育学科交叉沃土,全方位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学术壁垒怎么打破?党建引领推动,组织模式创新
一场耳目一新、内涵丰富的支部共建活动在3月初举行,人力资源部党支部、研究生院党支部、科研院党支部、学科办党支部四个党支部聚焦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速推动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建设展开深入研讨。
学校举行支部共建活动
让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通过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支部共建,充分发挥党支部攻坚克难的堡垒作用,打破部门、学院壁垒,破解教研一体、学科交叉、产教融合等发展难题,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这是校党委书记卢建军提议举行支部共建活动的初衷,目前,党支部共建机制正在制定中。
学科交叉融合“催化剂”的作用要想充分发挥,离不开党建的引领推动。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推动学科交叉工作,学校党委常委会专题研讨,二级单位党组织书记例会多次强调部署。
为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党建优势,学校启动副职干部到教学科研单位交叉兼职工作,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层面出发,以干部互兼破学科交叉之困,探索一条破解学科交叉困境的西安交大路径。互兼干部作为班子成员参加交叉学院的党政联席会、学术委员会等,全过程深度参与交叉学院的决策及运行。同时,现有教师依据个人研究兴趣点开展合作的随机模式得到改变,推动教师参与跨学科学术活动,打破“信息屏障”,推进共建共融。
学校积极创新组织模式,成立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简称“前沿院”)。前沿院是一个覆盖6个一级学科、融汇多种学科优势的研究院,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可以在这里充分探讨各自的研究课题,吸取其他学科的研究思维和科研方法,产出引领科学前沿动向的研究成果。目前,前沿院已搭建起价值一亿多元、校内规模最大的理科多学科交叉研究平台,汇聚了一批海内外具有影响力的领军教授和青年人才,成为学校交叉学科研究开展的重要阵地。
“学科交叉的推进工作涉及学科规划布局、科研组织模式和成果认定、人才引进与考核激励等各个方面,需要配套政策支持和协同工作机制作为保障。”副校长别朝红对此感受深刻。
2016年,又一举措出台,学校设立科学家工作室。工作室独立于传统院系,由具备跨学科研究背景的学者组织团队,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资源配置、人事管理等方面独立运行,拥有充分的管理自主权,为学科交叉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外,学校还试点学部制改革,成立电子与信息学部,将电子科学与工程、微电子、自动化等学科相近的不同学院整合在一起。学部制改革为多学科交叉研究提供了自主、自由的土壤,并以大平台大项目为牵引,通过建设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设立新兴与交叉学科专项和大项目培育专项等举措,聚集资源开展跨学科研究。
目前,学校大型设备共享平台分析测试中心已投入使用,启动新兴与交叉学科专项20余项,执行大项目培育专项60余项,为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和重大项目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交叉动力怎么激发?“硬机制”保障 “软环境”支撑
近日,西安交大前沿院教授何刚有了一个“新身份”——能动学院何雅玲院士团队的“双聘教师”。他告诉记者,双聘是为了更好地交叉,学校将在跨学科科研合作、招收和培养学科交叉研究生、多学科成果认定、绩效考核奖励等方面给予受聘教师支持,促进双方教师在教学、科研方面的融合。
“针对性地打破学科壁垒,积极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和创新发展是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校长王树国说。
为激发学科交叉的内生动力,2018年,学校出台了《西安交通大学推进学科交叉的实施办法》,从顶层设计谋篇布局,统筹推进学科交叉工作。同时,进一步深化教师聘任制度改革,积极推进教师校内双聘,力争从人事制度上保证跨学科研究中教师资源的分配、流动和协同机制。
前沿院首批双聘教师共有18位,双聘至电气学院、能动学院、材料学院、化学学院、一附院、二附院和口腔医院等7个学院,为校内学院间教师双聘探索迈出了重要一步。
用好评价考核这根“指挥棒”,是学校推进学科交叉的又一重磅动作。学校《鼓励学科交叉 进行多学科成果认定的举措》的出台,打破了过去仅认可第一完成单位、第一完成人学术贡献的传统做法,承认团队其他完成人的学术贡献,以促进学科交叉、团队合作,促进产出大成果。此外,学校还出台了《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实施细则》等制度体系,形成“保证重点、支持交叉、鼓励融合、促进共享”的政策支撑体系。
学科交叉融合需要“硬机制”的保障,也需要“软环境”的支撑。学校主办“科技·人文·社会”新时代重大问题跨学科合作与交融高端论坛等系列活动,搭建跨学科互动交流平台,并利用各种途径展示校内外、国内外交叉研究成果,创造交流合作可能。
“跨界”人才怎么培养?产教融合 协同育人
在4月8日举行的校庆庆祝活动上,学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创新工程又出新成果,15项合作签约,1个校企联合平台揭牌,这些都将为“跨界”人才的培养提供助力。
4月8日,学校举行校庆庆祝活动
2021年4月,学校启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创新工程,以现代产业学院、未来技术学院为平台,进一步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探索教研一体、学科交叉、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联合攻关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以企业需求牵引加快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打通创新链前后端,激发创新动能,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有效对接。在这样的校企合作项目中磨砺,学生的成长必然是迅速的。
柯伟对此感受很深。柯伟是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专业2020级博士研究生,2020年9月,他参与了荣命哲教授团队与平高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项目“基于激光诱导等离子体技术的真空度检测方法研究”,负责光路结构设计、真空度检测原理研究工作。“很多在实验室里压根不算问题的问题,在落地为产品时就会变成一个个十分棘手的难题,需要我们自己去思考、解决。这很锻炼人,也为我以后更加独立地进行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3年,学校与平高集团有限公司牵手成立西安交大—平高研究院,围绕电气设备绿色发展进行科研攻关,已解决多项电力行业发展中的“卡脖子”关键性技术问题,也在攻关中培养了大批人才。
“跨界”人才的培养还要有完善的学科交叉育人体系作支撑。为此,学校积极推进学科交叉育人体系和共享课程建设,打造了“领军学者讲通识”“音乐、哲学与科学思维”等通识核心课程,通过跨学院、跨学科教师团队的授课模式创新、教师讲授与学生互动相结合的教学环节创新等,培养学生的学科交叉思维和创新意识。同时,学校设立博士生交叉培养项目,大力推进研究生跨学科交叉培养;做好本科大类招生、辅修第二专业、菁英班以及学科交叉项目的本科生推免遴选工作等,探索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学科交叉贯通培养模式。
“学科交叉融合氛围愈加浓厚,‘催化剂’作用日益凸显,也吸引了一大批领军企业、科研院所。”卢建军介绍说。据统计,2021年4月以来学校已与国家电网、中国联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海尔集团等51家行业领军企业联合共建了校企研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