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西安交通大学建校126周年,庆祝新媒体学院成立7周年,4月11日下午,新媒体学院召开校友座谈会,邀请校友分享行业现状、就业经验与切身体悟,畅叙情谊,砥砺后昆,为学院建设和学科发展建言献策。
此次座谈会以线上形式举行,邀请到了西安博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小立校友,美林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程宏亮校友,以及优秀毕业生周京乐、杜蒙、王学敏、姬贝贝、宋春妮、马欣然、欧阳伊萱、蔺蕊等8名校友。新媒体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韩博主持,副院长孙鹤立出席,学院70余名师生参加会议。
韩博代表学院致欢迎辞。他表示,得益于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诸多校友的关心支持和全体师生的奋力拼搏,学院近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他对校友们参加此次线上座谈会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期待今后不断加强学院与校友的交流合作,互促共赢。他对两位知名校友在疫情期间为学院学生捐赠防疫物资深表感谢,祝愿企业发展越来越好。
韩博转达了西安交通大学校友传媒联合会对本次座谈会的美好祝福,希望业界的校友朋友能够加入校友传媒联合会,共图发展。他表示,感谢校友们对学院的关心支持,感谢大家提出的宝贵建议,祝福大家在各自工作岗位创造出不凡业绩!
孙鹤立从师资队伍、教学科研、研究基地和社会服务等四方面介绍学院基本情况,将学院的发展历程和取得成果娓娓道来。自2015年成立以来,新媒体学院以“打好‘工字牌’,突出交叉特色”为总体指导思想,不断深挖“工字牌”内涵,初步探索出了“坚守文工交叉,实施项目牵引,打造联合培养,发展计算传播”的特色化发展之路。以“求真求新,唯善唯美”为院训,构建“本—硕—博”人才贯通培养体系,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入选中国软科一流专业A+,并被评为省级一流专业。她表示,学院的发展离不开校友的支持,欢迎大家常回家看看。
魏小立曾获“西安市十大创业杰出人物”“西安市十佳高新科技企业家”等荣誉称号,2020年为新媒体学院设立了第一项奖教金,他见证了学院的快速发展,对学院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贺。他认为,西安交大新媒体学院的“工字牌”很有特色,希望能与学院专家学者一起研究课题,为学生提供育人实践基地,针对新媒体的内容创作和传播特点,与当前最新技术相结合,产生更大的效益。
程宏亮曾获“第十届陕西省优秀青年企业家”“2012年度中国经济优秀人物”“2014年度大数据应用创新杰出人物”等荣誉称号。他对美林数据作了简单介绍,并从就业角度谈了三点建议:未来的人才是交叉性学科人才,系统化思维能够帮助拓宽就业面;同学们在做课题研究时,要多从实际入手,结合案例和数据分析,培养数据思维;全球已经进入了数字化浪潮,数字化程度越高的企业未来越会有转型的机会,希望大家抓住机遇,选择合适就业方向。
2020届研究生校友周京乐是名中央选调生,就职于商务部消费促进司。他表示,学弟学妹们不需要担心就业前景,但要结合自身情况、遵循内心声音,确定好工作类别和方向。结合自身经历,他认为在党政机关工作,表达沟通和组织协调能力尤为重要,有机会参与到国家重要事务中,令他干劲儿十足。作为新闻传播学科毕业的学生,在工作中需要满足于社会对本专业的期望,除基本的公文写作外,他还完成了编杂志、做视频等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在西迁精神的熏陶下,在驻村选择中,他选择了四川省革命老区,现派驻四川省仪陇县工作。他表示,感谢学校就业中心为村里捐赠物资,感谢S0193党支部书记黄斌带领“微光”支教团,为村镇孩子开展“一对一”教育帮扶,希望今后能跟学院加强联系,也愿与学弟学妹保持交流,相互支持。
2020届研究生校友杜蒙,就职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他表示了对导师的感谢,导师不仅仅是老师,更多的情况下,导师是一位朋友、一位长者、甚至一位长辈,跟导师不仅学写论文,更是学为人处世的道理。学弟学妹们不要等待老师走入自己的生活,而是要主动融入老师的科研生活中。他告诉学弟学妹们不要因为找工作而焦虑,作为“95后”,最珍贵的就是我们拥有选择的权利,我们有权利选择感兴趣和愿意干的事情,当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付出足够多的汗水,努力做到最好,一定会取得好结果。
2020届研究生校友王学敏,现就读于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回忆往昔,导师的雷厉风行与快节奏工作方式令她受益匪浅,参加中华之声合唱比赛和观看西迁话剧等养成教育令她印象深刻。她就如何走好科研道路作了分享,充分利用学院“工字牌”特色,将计算传播、量化等方法作为一种工具,有效用于日后研究;常规课程学习和论文撰写外,要有自己的节奏感,沉下心多看书,涉猎社会学、知识社会学、民族志(质化)、媒介技术等多方面经典书目。
2021届研究生校友姬贝贝,就职于山西省晋城市委宣传部。他谈到,工作是一个全新开始,上学期间获得的荣誉不再重要,把事情办好才是重中之重。他表示,要相信新媒体专业的就业前景,有梦想要大胆追求,表达能力和文字功底是工作中的基础,掌握新媒体技能则是锦上添花。他提出了因材施教的建议,有志于学术的学生要好好培养、争取读博,其他学生则可利用更多时间实习实践、练就核心技能,纵横职场。他对学院老师为学生争取的资源、付出的努力表达感谢,建议学弟学妹们多跟老师沟通,也表达了与“微光”支教合作的意愿,为自己挂职的乡村做更多服务。
2020届本科生校友欧阳伊萱,就读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攻读硕士学位,主攻互联网方向,在喜马拉雅、快手等公司有过实习经历。她谈到,本科期间,不仅学到了新闻学和传播学课程,还有机会学到社会学、计算机等相关课程,为之后寻找感兴趣的研究方向提供了很大帮助。她谈到,如果想要深耕于互联网行业,要提早了解商业模式和互联网模式,通过阅读相关方向的书籍,开阔视野,沉淀知识。同时,她希望学院继续跟校友加强联系,帮助学生进入优秀企业实习。
2021届本科生校友蔺蕊,就职于华商报社。她就工作感悟进行了分享。择业时,既要考虑自己对岗位的兴趣程度,又要考虑自己和岗位之间的适配程度。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她认为新闻传播行业就业前景是广阔的,本科四年所学的知识和练就的能力足够在职场中大显身手。她建议学院针对本科生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从心态和专业技能两方面缓解学生压力、增强职场竞争力。
2021届研究生宋春妮,现就读于本院,攻读博士学位。她谈到,明确目标,知道自己要什么擅长什么是非常关键的。每个人的精力有限,在完成基本学习和科研任务外,研一时要多尝试,找到自己感兴趣并擅长的领域,研二研三开始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深耕,明确未来职业规划,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增加自身厚度。多参加全国或国际性学术会议为继续深造做准备,或是提前了解心仪单位所需的特质为就业准备,在实习中提升自我,在踏出校园前增强个人竞争力。
2021届研究生校友马欣然,就职于新华通讯社。她谈了两点建议:一是双导师制,她认为新闻业界目前有“三大需求”:文笔过硬、通识储备到位,摄影、剪片等新媒体技能必备,“上手快”、沟通协调能力强。单凭理论知识,不曾在新闻行业有过实习经历,很可能与当今新闻行业需求产生脱钩。学院为同学们提供了实践学习的广阔平台,同时也希望学院能聘请“自带干粮”的新闻业界知名人物来授课,使得校内外资源充分联动,为学生提供知识落地的机会。二是学科交叉,目前学院关于使用python等科学软件的量化研究优势突出,如果能借助人工智能等交大传统优势学科,从多方面进行深度融合,可能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自由交流环节,同学们踊跃交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向校友们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