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新闻专题>报道专题>【恰是风华正茂】>正文
【恰是风华正茂】

【恰是风华正茂】化工学院:学史力行 开创未来 扎实推进化工一流学科建设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21-09-18 09:52 浏览量:

2月20日,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他要求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深刻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执政经验,展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为新征程上更好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指明了方向。

党的百年历史蕴含着治国理政的智慧,百年实践揭示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深刻道理。西安交通大学化工学院党委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党委委员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在各党支部广泛开展讲党课活动,使全体师生党员能够学史力行,开创未来,共同推动化工一流学科建设。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深入发展。进入21世纪,第四次工业革命开启,产业结构加速调整、业务聚焦兼并重组、创新驱动和绿色驱动、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成为全球化工行业发展新态势。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必须居安思危,主动谋划,努力拼搏,为构建国家自立自强的战略科技力量和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化工学科而努力奋斗。

学院党委中心组结合前段时期党史学习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学党史、悟思想、办干实事、开新局”,结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清华大学重要讲话精神,着力围绕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国际化建设等内容,在推动学院“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方面做好以下工作。

加强队伍建设,汇聚一支政治自觉、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科研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这些重要论述为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努力方向,为做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

在学院“十四五”规划中,将建设一支政治自觉、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科研队伍作为第一位,重点提出了坚持思政引领、师德为本、方向为要、质量为重、数量兼顾、团队协作的师资队伍建设策略,明确化工学科重点发展方向和按方向引人的方针,统筹利用学校各类人才培养和引进政策,完善学院师资队伍和教学科研团队建设方案,形成师资队伍整体质量提升和拔尖人才快速发展的建设思路。学院具体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实施刚性与柔性结合的岗位进退制度,改革创新港团队管理;二是实施“教师四为”计划,健全教师培养与引进制度,以教师“先为人师”为红线,突出政治自觉,强化教师为党为国为民的师德师风建设和公共服务意识、以教师“争为人才”为目标,建立健全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实施高层次人才培育计划,打通人才体系壁垒、以教师“主为学术”为基石,构建青年教师学术能力发展新范式、以教师“力为工程”为导向,探索青年教师工程能力提升机制;三是建立队伍建设成效激励机制。

创新培养模式,培育具有家国情怀、崇尚科学、求实创新化工英才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十四五”时期,高校如何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在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要勇挑人才培养重担,坚持立德树人,为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化工能源领域率先实现现代化提供创新人才支撑。为实现这些目标任务,就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激发学生创新灵感和创新兴趣,创新人才培养方法,在学生创新素养和创新能力提升上大胆探索,为国家培养心怀“国之大者”、具备创新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学院具体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组建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强化卓越教材建设;二是推动人事制度、考核制度、激励体系等方面有利于实现创新资源融合的制度改革,鼓励教师专注人才培养;三是学院以企业共建研究院或者创新中心为载体,在用人模式、考评方式、协同育人、成果孵化政策等方面出台贯通的政策机制,激励社会企业将科技资源投入创新港,汇聚创新要素、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真正实现学校与社会深度融合。

加快科技创新,坚持“四个面向”,推动实现化工领域科技腾飞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希望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四个面向”,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当今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已汹涌而至,使我们能更深刻地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其中就包括和化学工业密切相关的绿色合成氨、富油煤原位化学转化以及清洁能源生产等前瞻性与颠覆性技术的突破。作为学校战略必争学科的化工学科,“十四五”将是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并向世界一流化工学科迈进的关键期。在学院“十四五”规划中,要把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作为重要的抓手谋划布局,具体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以能源化工系统集成与排放为牵引,在基础研究、学科交叉融合及医工交叉等方面布局,努力实现原始创新和颠覆性技术的突破;二是以富油煤地下原位热解、高集成空间传热强化、变革性合成氨、氢能全链条开发与利用、能源化工特种压缩机与装备服役安全智慧化等等“卡脖子”技术为抓手,持续攻关,突破瓶颈,为我国能源化工技术贡献交大化工力量;三是落实推进“六三五二”工程,突破成果转化的制度藩篱,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助推我国能源设备企业、能源互联网企业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积聚创新要素,汇聚创新资源,为实现我国化工装备领域的技术引领作出贡献。

加强开放合作,深化高水平合作,以全球化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

坚持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与世界一流大学和企业开展合作交流是改革开放的加速器,也是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必由之路。学院“十四五”规划中,将借助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提供的“空间腾飞—硬件腾飞—创新腾飞”发展契机和强大的国际影响力,提出化工学科“一港一路”(创新港和丝绸之路)国际化发展倡议,大力推进学院国际化工作;依托“西安交通大学-牛津大学催化国际联合实验室”等国际化平台,瞄准国家需求及国际学科发展前沿,汇聚海外顶级学术大师及中青年学术骨干,深化高水平科技合作,取得有重大国际影响的科研成果,提高学校及学院的国际化水平和国际地位;以“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化工子联盟”为纽带,加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的合作,开办能源化工国际班并启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通过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实现高层次人才的国际化联合培养,以人才培养服务国家战略布局。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两个一百年”重要历史交汇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史为鉴,学史力行,大力传承西迁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核心任务,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奋斗,努力在新的历史征程中,为化学工程学科发展、为我国能源化工科技创新、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文字:化工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编辑:朱萍萍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