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师生服务质量与效率,深入践行“我为师生办实事”重点任务,直击师生最现实、最关心的各类问题,研究生院疏通堵点、专攻痛点、简化难点、发掘空白点,通过优化办事流程、制作业务指南、组织专项培训等方式,不断优化研究生教育教学相关服务,切实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办事效率。
课程:排选授课,多维服务
为帮助基层学院新任教学秘书尽快了解、上手研究生课程排课流程与主要任务,新任授课教师熟悉各校区教室布局及授课要求,研究生新生更全面把握课程体系设置、修习安排与系统操作,研究生院于2022年秋季学期更新推出“研究生课程排课指南”“选课指南”“研究生授课教师手册”等业务手册,有针对性地帮助各类群体更加高效、便捷地完成相关事项。
“研究生排课指南”从排课展开,全面介绍排课流程,讲解排课前的一般准备工作与系统录入时的操作要点。此外针对教学秘书、授课教师、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研究生院也分角色、分阶段进行了问题梳理,使“小问题”在学院层面便得到解决。
物理学院新任研究生教学秘书郭小艾老师介绍:“排课手册对新手非常友好,有效帮助了我尽快熟悉细节繁多的排课工作。认真读一遍便能对排课工作做到心中有数,一般的疑问仔细查阅都能解决。”
针对研究生群体多样的特点,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的选课需求,分类制作统招硕博、国际留学生、同等学力人员、本科生、联培旁听生五种“选课指南”供学生选课时参考。学生选课时参照对应手册,大大提升了选课效率。
材料学院研究生李越朗表示:“选课手册对刚入学的新生帮助很大,流程清晰明了,系统操作指导详略得当。在选课过程中,我充分了解了各阶段的目标及时间限制,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研究生授课教师手册”则附有教师授课过程中所关心的各项信息与相关规定。包括个人课程与团队课表的查询、选课学生信息的获取、教学楼导航等贴心细节,更好帮助任课教师完成学期授课工作。
教材:多点发力,全面提升
2022年研究生“十四五”规划精品系列教材完成补充立项,“十四五”期间拟建设207部研究生教材。为持续做好教材立项后的保障服务,研究生院官网专设“教材建设”专栏,提供精品教材建设相关信息,包括政策指导文件、出版基本流程、图书交稿清单以及合作出版社联系方式等各项建设资源。
“研究生院官网开设的教材建设专栏,提供了出版社联系方式、教材出版流程等教材建设相关信息,为我们获取教材信息提供了便利。季度邮件提醒有助于我们在忙碌的工作中合理安排教材编写计划,顺利完成出版。”管理学院王能民老师感慨地说。
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教材工作小组秘书朱丹丹老师也表示获益匪浅:“现在通过教材专栏就可以了解到最新最全的教材建设信息,让我能在第一时间把最新资讯传达给各位主编老师,非常地方便。”
针对主编关心的数字教材建设与思政元素融入问题,研究生院组织教材专项培训会,就数字教材建设内涵与实践以及从教材开始的“课程思政”建设方案进行介绍。
医学部吴谦老师表示:“一直想编一本数字化教材,但不清楚数字化教材到底是什么样的,对数字化教材课堂应用了解得也不够全面。现在学校有专门的政策支持,通过培训,先前的疑惑得到了解答,为后期数字化教材建设提供了很大帮助。”
此外,研究生院还制作了“研究生‘十四五’规划精品系列教材建设指南”,对“十四五”教材政策、立项、思政融入、中期检查、结项验收等重要工作环节作详细说明,帮助教师厘清步骤、扫清障碍,顺利出版符合预期、学界认可、经得起政策检验与时间考量的精品教材。
落户:以生为本,主动破题
“老师,我现在人在上海,托我同学去给上海落户的信息表盖章,但是咱们是不是居家办公了,现在要怎么办才好呢?”疫情封校期间,一通来自学生的咨询电话让负责老师犯了难。
“同学,我们有电子印章,不知道是否可以?”“上海学生事务中心发过一个电子章备案汇总,我看了咱们学校没有备过案,所以他们只认实体章。”“好的同学,我这边联系住校的老师给你盖章,后期学校会联系事务中心,争取尽快完成备案。”
与上海学生事务中心取得联系后,研究生院立即确认办理流程,准备所需材料。为确保落户全流程均可完成线上办理,协同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完成电子章申请,最终实现了“一次用印申请获取两家公章”的便捷效果。
主动发现学生痛点,在事务性工作的惯性中多想一层。研究生院时刻倡导强调“师生本位,急人所急”的工作作风,要求每个人勤于反思,善于捕捉工作中的优化空间。上海落户用印的电子化之路,更好地服务了已离校毕业生、跨校区在校生以及其他不便线下办理的特殊需求。基层工作者不囿于位,领导能“为担当者担当”,备案过程中各职能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为学生节约了大量时间精力。
回应关切,自习室按需开设
2022年4月,研究生院收到第二届研究生代表大会学生代表提案。提议研究生认为:“工位环境较为复杂,不适合一个人自习,图书馆与工位、实验室距离较远,不便处理科研相关的紧急事务”,建议“无人使用教室开放作为自习室,可接受开放部分教室”。
过去,创新港仅在寒暑假期间开放自习教室,教室平日课后便锁门,学生很难找到一间可用教室,且无使用规范约束,自习过程中容易被他人打扰。接到提案后,研究生院第一时间联络有关部门,力求满足学生学习需要。
研究生院邀请创新港办公室、后勤保障部参与“创新港自习室建设研讨会”,共同议定自习室开放范围及管理细则,在保证不影响常规教学活动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便利。明确自习室实施规范化管理,后勤安排各巨构物业每日清扫消杀,对于学生不小心遗落在自习室的物品,统一收存至物业服务中心。
2022年5月,研究生院官网发布“关于创新港开放自习教室的通知”,创新港自习室正式启用。根据学院分布,在1、2、3、4、5、18、19号巨构均设置自习教室,方便各学院研究生就近选择,打通研究生“实验室、工位-自习室”的学习板块,聚合“学伴”,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
行动至上,敢为善为
“我为师生办实事”是一句响亮的口号,更应落地为一次次扎实的行动。切实为广大师生提供“对待工作真心、对待需求走心、对待来访贴心、对待难题细心、对待咨询耐心”的“五心”服务,是研究生院全体职工的职责与使命所在。
敢于答题,更要善于给自己出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要将工作做得更好,获得师生与基层认可,务必要正视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同时加强自省自查,自纠自优,方能行稳致远。
2023年,研究生院将坚定锚定远景目标,围绕各项年度重点任务持续发力。积极听取教代会、研代会、学院调研中的意见建议,在“下基层”工作中以敏锐的观察力与真诚的共感力明确基层的真正需求。将每一个问题都垫作上升的基石,将每一场挑战都化为前行的动力。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