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学院书院协同育人,加强朋辈同心帮扶,促进2025级新生对校史校情和学科发展的全面了解,近日,西安交通大学人居学院组织开展“聚力同心传帮带,铸魂育人话西迁”系列活动。人居学院本科生班主任、建筑系副教授杨玙珺,人居学院团委书记、研究生辅导员薛同宣,人居学院硕5200党、团支部及文治书院人居2501团支部全体学生参加相关活动。

在杨玙珺老师的引导讲解下,同学们首先参观了创新港源居楼,体验了自然通风测试、装配式内墙体系、照明节能等技术的集成应用。这座绿色低碳建筑由人居学院师生团队自主设计,荣获全球唯一“2023年WFEO工程建设卓越奖”。杨老师全面介绍了源居楼的设计理念,讲述其作为“自然能源协同转化与利用低碳建筑”综合实验平台的独特价值,生动展现了学科交叉的创新魅力。

随后,同学们联合开展了“支部共建聚合力,学习交流促提升”交流分享会。硕5200团支部书记李杨带领大家回顾了交大西迁的历史进程与重要意义,并同与会成员一起观看“传承弘扬西迁精神,培养涵育时代新人”示范微党课。本科生关甲荣深情讲述我国电机工业奠基人钟兆琳先生的感人事迹,展现其年近六旬仍不顾个人与家庭困难、孤身赴陕坚守教学一线的奉献精神。本科生杨东衡聚焦交大“饮水思源碑”这一重要文化符号,解读其承载的感恩母校、回馈社会的精神内涵,激励学子铭记初心。硕士生赵子琛则结合学校“6352”工程、“1121”产学研深度融合模式,分享交大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探索成果,指出新时代交大人服务国家战略的实践,正是“听党指挥跟党走”的延续,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爱国奉献的担当。整场分享会以校史为基、以榜样为引,推动不同学段学子深化思想共鸣,凝聚起传承西迁精神、勇担时代使命的青春力量。

12日下午,同学们来到兴庆校区,踏进交大西迁博物馆,在讲解中沿历史脉络前行——从南洋创校的筚路蓝缕,到西迁创业的波澜壮阔;从与国家民族同向同行的不变初心,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馆内珍贵的文物与历史图片,生动重现了老一辈交大人“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的铮铮誓言,西迁精神深深激励着在场同学,于新时代砥砺使命、奋勇前行。

在四大发明广场,同学们深刻感受到先民的智慧之光与交大人“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的交相辉映。在饮水思源碑前,“饮水思源”的光辉传统在心中回响,令人深切感念母校培育之恩与西迁前辈的奉献担当,历史厚重感与时代使命感在同学们胸中激荡。本科新生孙昊辰表示,作为新时代交大学子,必将大力传承西迁精神,以创新延续传统,用实干彰显交大青年的青春担当。

人居学院联合文治书院通过“理论研学+实践研修+交流共建”的建设模式,将校史学习、专业认知与精神传承深度融合。大家纷纷表示,未来将以更昂扬的姿态扎根学业科研,始终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勇担国家使命、共创交大荣誉”为己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续写属于交大人的时代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