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2025级新生尽快融入大学生活,科学规划学业与职业发展路径,南洋书院近日于兴庆校区主楼C205举办了两场新生养成教育专题讲座,旨在为书院学子搭建与名师、专家面对面交流的平台,从思想引领到职业启航,全方位护航新生成长。

首场“新生养成教育之课外八学分讲座”以引导新生洞悉“第二课堂”、构筑综合素质育人体系为目标,在同学们的热切期待中拉开帷幕。学生处思想政治教育主管魏波主讲,系统梳理了西安交通大学“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育人内涵与实践要求。

讲座中,魏波详细解读了“课外八学分”的具体构成、认定标准与实现路径,强调了其在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她指出,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有机延伸和重要补充,是同学们培养兴趣爱好、拓展社会视野、锤炼意志品格、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场域,并鼓励南洋学子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积极投身于科研创新、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文体活动等各类第二课堂活动中,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随后,第二场“新生养成教育之大学生学业职业规划讲座”举行,旨在探索“工科+金融”复合型人才的发展新路径,为新生学业规划指明方向。讲座邀请卡迪夫大学金融学硕士、CFA/FRM双持证人、资深金融培训师、西安博成基金投资顾问张冰玉,为同学们带来一场题为《工科+金融:穿越周期的复合人才养成路径》的前沿分享,从宏观趋势与职业体系层面逐步深入讲解。
张冰玉结合南洋书院以电子信息类、电气类等优势工科为主的专业布局,深入浅出地分析了这些专业与金融领域结合的无限可能。她指出,无论是芯片设计、通信技术还是智能制造业,其发展都离不开资本的赋能与商业化的落地。懂技术的金融人才,能更精准地判断产业趋势、评估企业价值;而懂金融的工科人才,则能在产品规划、项目管理乃至创业中具备更强的商业洞察力。她还就大学四年的学业规划、实习准备、竞赛参与等具体问题给予了同学们极具操作性的建议,并介绍了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的CFA课程培训项目,为有志于此的同学提供了清晰的学习路径。

2024级学生伏淳远分享了在集成电路(IC)专业背景下探索金融领域的实习经历与独到见解。他以“IC+金融的优势”为主题,结合自身在相关企业的实习体验,生动阐述了工科背景如何在金融相关岗位上转化为独特竞争力,为其他工科背景的同学提供了一个可触可感的身边榜样,极大地激发了大家的兴趣。

两场讲座分别围绕第二课堂和职业规划开展,帮助新生拓宽思路,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了解更多发展方向。未来,南洋书院将精准对接学生成长需求,举办更多高品质、前瞻性的新生养成活动,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