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今日交大>正文
今日交大

敦煌研究院课题结项评审会暨学术研讨会在西安交大举行

日期:2025-10-15 08:45 浏览量:

10月10日,敦煌研究院委托课题“世界主要国家文博机构数字资源版权管理研究”结项评审会暨学术研讨会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涵英楼举行。敦煌研究院科研管理处处长陈港泉、副处长杨雪梅,敦煌学信息中心主任宋焰朋,陕西历史博物馆副馆长步雁,西北大学法学院院长王思锋教授,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王保民教授、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马治国教授、民商法研究所马宁教授等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会上,课题负责人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刘丽娜汇报项目进展及成果。该课题就英法日美四国十六家博物馆数字资源的版权管理机制开展研究,主要形成了两份研究报告,即《四国数字资源版权法规研究报告》《四国文博机构数字资源版权管理机制评估报告》,并对敦煌文物在海外开展数字化复原所涉及的法律风险与合规限制进行了系统评估。

与会专家一致肯定了课题组的成果,认为该课题研究内容详实,涉及领域广泛,紧密契合我国文化数字化战略。课题组在繁杂信息中精准提炼出与文博机构数字资源相关的关键法律条款,并深入剖析了各国文化政策与法律传统对机构数字资源管理政策的影响。据此提出的对策建议,针对性强,为敦煌海外数字复原提供了扎实细致的研究基础。随后,专家组就课题后续研究提出了建设性指导意见。

宋焰朋表示,本项目研究成果与海外文物数字化合作实践工作高度契合,为当前研究院在国际数字合作协商工作提供了明确路径指导。他还特别指出,敦煌研究院已与海外多家机构签署“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资源共享协议”,研究成果正在实际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杨雪梅指出,该项目研究成果不仅为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复原谈判提供了法律依据,还为国家层面制定文物数字资源开放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步雁高度评价本课题对解决数字时代博物馆版权问题的价值,建议将成果在全国文博系统推广。并称此次敦煌研究院与高校法学院的跨界合作是“一次极具前瞻性的探索”,为文博机构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创新范式,拓宽了学术研究的路径。王思锋表示,项目在短短一年内完成了四国十六个文博机构的系统性研究,成果丰硕,并对我国数字资源版权法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马治国指出,此次研究以不同国家、法系之间版权管理的标准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意义重大。建议委托方在现有成果上增加新的研究,如国际案例与判例,构建更具战略性的研究成果。马宁表示课题为数字文物资源管理提供了有价值的研究路径,其法律条款梳理为委托方后续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对我国文物资源如何与国际接轨也值得深思。

王保民充分肯定课题组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在克服多语种、跨国别、资料分散等困难后所取得成果的不易。建议未来继续围绕知识产权综合保护、数字资源管理国际经验比较等方向深化研究。陈港泉作会议总结,表示希望与西安交大法学院继续开展数字文物资源方面的法律研究,并与与会专家讨论了未来研究的内容、方向等。

敦煌研究院于1944年成立,是负责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瓜州榆林窟、敦煌西千佛洞、庆阳北石窟寺管理的综合性研究型省属正厅级科研事业单位。聚焦我国文博数字资源的法制研究,是法学院回应我国数字时代文物法制建设的时代要求与责任担当的体现。2023年,刘丽娜副教授承担“世界主要国家文博机构数字资源版权管理研究”的课题研究任务,依托数字技术,深挖不同国家文博机构数字资源版权管理政策,对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复原具有重要意义。

文字:法学院 周雪
图片:法学院 徐蕾娜
编辑:王恺悦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