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今日交大>正文
今日交大

纪念钱学森归国70周年

西安交大举办钱学森科学精神与教育思想研讨会

日期:2025-09-28 10:53 浏览量:

9月26日上午,“纪念钱学森归国70周年暨钱学森科学精神与教育思想研讨会”在钱学森图书馆举办。西安交大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周远,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二级巡视员王晓利、钱学森生前秘书顾吉环、西迁教授李怀祖等领导嘉宾参加活动。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负责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钱学森班和西安市航天城第二中学钱学森班负责人,陕西高校图工委副主任委员单位代表,西安交通大学师生代表等百余人齐聚一堂,共同回望科学巨匠的报国之路,探讨精神传承的时代命题,活动由党委宣传部和图书馆联合主办。

周远在致辞中指出,钱学森是享誉世界的科学家,更是西安交通大学最受崇敬的杰出校友之一。纪念钱学森归国70周年,不仅是为了深切缅怀这位科学巨匠的丰功伟绩,更是为了在新时代的坐标系下,深入探寻其科学精神、教育思想的深邃内涵与时代价值。周远表示,站在钱学森归国70周年的历史节点,回望交大西迁的壮阔历史,科学家精神和西迁精神高度契合,共同构筑了交大人代代相传的爱国底色。面对新时代新征程,学校将积极探索教育创新,践行“热爱祖国、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报效人民”的嘱托,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为教育强国、人才强国战略贡献力量,奋力书写新时代的报国篇章。

重磅成果:数字展厅打造科学家精神传播新阵地

研讨会上,“钱学森科学精神与教育思想展”数字展厅重磅亮相。该展厅以1:1比例精准还原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同名实体展览,突破时空限制——观众只需通过手机、电脑即可一键进入虚拟场景,360°沉浸式查看每一件展品的细节,真正实现“随时随地、身临其境观展”,降低了社会公众接触优质展览资源的门槛。

数字展厅同步配备了AI虚拟讲解员“灵境”。“灵境”一名源自1990年钱学森对“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技术的经典译法。未来,“灵境”将成为常态化传播科学家精神的重要窗口,让科学巨匠的思想与情怀触达更多受众。

多维解码:深挖钱学森科学精神的内核与实践价值

研讨环节中,五位嘉宾从不同视角出发,为现场观众带来了兼具深度与温度的主题分享。

钱学森生前秘书顾吉环作《丹心报国凌云志,铸剑华夏惊九天——钱学森的科学报国历程及影响》报告。他结合细腻回忆、详实史料、珍贵照片与AI画面,从五个方面系统回望了钱学森的传奇人生与卓越贡献,展现老一辈科学家的家国情怀与学术担当。

92岁高龄的西迁老教授李怀祖带来题为《钱学森对管理教育和学科的贡献》的专题报告。他系统回顾了钱学森在推动我国管理教育复兴与宏观科学决策体系建设方面的卓越贡献。李怀祖认为,钱学森不仅是杰出的航天科学家,更是具有远见的教育复兴旗手与决策科学化的关键开拓者,其思想对当前推动学科交叉与治理现代化仍具有深刻启示。

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执行馆长李芳以《战略科学家钱学森》为题,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战略科学家的论述,从钱学森的战略科学家身份入手,为同学们还原钱学森功勋卓著、淡泊名利、报效祖国、无私奉献的一生。

西安交大钱学森学院常务副院长杨森作了题为《集大成、得智慧——弘扬钱学森教育思想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题报告。他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教育的发展历程与成就切入,结合当前我国高校教育面临的现实挑战,深刻阐释钱学森科学精神的时代内涵。

西安交大马克思主义学院苏玉波教授作《赓续精神血脉,勇担时代使命》的主题报告。苏玉波认为,向钱学森学习要聚焦四大核心精神:一是“国为重,家为轻”的爱国主义精神;二是“科学最重、名利最轻”的创新精神;三是不计名利的奉献精神;四是“胸怀‘国之大者”的战略思维。

青年之声:传承科学家精神,践行报国初心

作为青年传承代表,西安交大2023级少年班学生、图书馆钱展社副社长叶泓希分享了他的成长经历。他表示,科研实践中更深切体会到先辈攻坚克难的执着,未来,将以钱学森为榜样,深耕智能制造与航天国防领域,为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青春力量。

崇实书院的冯同学动容地说道:“钱学森学长的事迹让我明白:个人理想需融入国家需求。我会继续深耕专业、践行行动,接过‘接力棒’,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这便是对学长最好的纪念。”

从“克利夫兰总统号”归航到“两弹一星”铸就,钱学森用一生诠释了“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的赤子情怀,其开创的系统工程思想、提出的“大成智慧”教育理念,持续指引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钱学森科学精神超越时代,化为驱动科技自立自强的不竭动力,这份穿越时空的力量,必将照亮后来者道路,鼓舞我们共同书写新时代的报国篇章。

文字:图书馆 李佳
图片:图书馆
编辑:王恺悦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今日交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