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今日交大>正文
今日交大

中国书法系“专题学术讲座及书学论文辅导活动”在西安交大成功举办

日期:2025-07-29 10:57 浏览量:

7月25日下午,由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办、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与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中国书法系联合承办的“专题学术讲座及书学论文辅导活动”在西安交大西迁博物馆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提升陕西书法理论研究水平、助力“全国第十二届书学讨论会”备战为核心目标,汇聚省内书法家、书法理论爱好者、拟投稿作者等各界人士,通过学术委员会会议、专题讲座、论文辅导等多重形式,为陕西书法学术发展注入新动能。

出席本次活动的有长安大学教授,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张红春;中国书协理事,陕西省书法家协会秘书长田选军;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中国书法系主任、陕西省书法家协会本届学术委员会主任杨晓萍;长安大学教授,陕西省书法家协会本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彭励志;西安翻译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陕西省书法家协会本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社教;西安文理学院书法学系主任,陕西省书法家协会本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何薇;陕西省书法家协会本届学术委员会委员;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中国书法系教师;“全国第十二届书学讨论会”拟投稿作者,书法理论爱好者等。活动由彭励志主持。

杨晓萍介绍了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内容及本次活动筹备情况。学术委员会号召全省书法理论工作者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理论研究,共同推动陕西书法学术建设迈上新台阶。她指出本次培训活动具有三个鲜明特点:一是注重实效性,针对投稿要求进行精准指导;二是强调规范性,系统讲解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三是突出实践性,通过实例点评强化学习效果。

张红春指出,学术研究是书法艺术发展的重要支撑,只有深入研究书法的历史、理论和技法,才能更好地把握书法艺术的发展规律,并在古代传统书法理论的基础上与现代艺术美学等方面结合,推动书法艺术的创新与发展,使书法理论研究更加积极地推动精神建设,从而推动历史的发展,影响社会的进步。本次活动创新性地采用了“讲座+个案指导”双轨制的形式,从解析全国书学讨论会的学术导向与评审标准的宏观视角入手,更有对特邀论文提纲及初稿进行“一对一”点评的微观视角实操环节,以优化论文的逻辑结构与学术观点,提升投稿竞争力。

刘思凯以“全国第十二届书学讨论会”为核心开展专题讲座,从学术导向、选题方向、论文撰写三方面进行深入解析。

刘思凯对比第十一届(2017年)与第十二届(2025年)全国书学讨论会征稿要求,指出两者在核心目标、原创性要求、研究范围、多学科方法倡导、入会激励政策等方面的共性,同时重点分析了差异。刘思凯建议聚焦四类方向,一是为新时代书法创造性转换与创新性发展提供深度学理分析思考类的文章;二是直面当代书法创作,对其发展现状、创作路径、审美取向等方面的成就与问题进行深度学理分析类的文章;三是抓住书法史与经典书家经典作品价值穿透力,在对当代书法创作批判性的反观中,以思辨性的分析总结提炼出促成转换生发的文化支撑与价值导向,为实现新时代书法创作提供学理支持的文章;四是AI时代书法艺术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论文撰写上,他要求把握六大要点,一是立足书法本体、历史与时代特征的高点综合分析和审视当代书法的创作;二是运用跨学科视角,多角度进行文化关照;三是以问题意识驱动学术研究,洞察书法发展瓶颈;四是强化理性思辨能力,避免材料堆砌;五是在提炼标题、精准提要、优化语言、引证经典等方面精化细节;六要照章办事,严格遵循征稿启事要求。

论文辅导环节聚焦拟投稿作者的实际需求,张彬楠、宋怀鹏、王自立、宫子农、樊凌希、张远智、刘海鹏、李颖等作者依次分享论文选题与框架,内容涵盖陕西书法地域书风研究、书法美学思想剖析、数智时代下的书法发展等多个方向。现场专家针对每篇论文的逻辑结构、学术观点、研究方法等进行细致点评,通过“一对一”指导,有效帮助作者优化论文结构,提升投稿入选率。

本次“专题学术讲座及书学论文辅导活动”通过“会议定方向、讲座明导向、辅导提质量”的三段式设计,不仅为备战全国第十二届书学讨论会奠定了坚实基础,更明确了陕西书法学术研究的发展路径。活动充分融合高校学术资源与协会实践优势,彰显了“传承中创新、创新中传承”的理念,为构建陕西书坛学术共同体、推动书法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文字:人文学院 何雨丰 王培圆
编辑:刘蕾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