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今日交大>正文
今日交大

黄河流域大学联盟教师发展分领域举办“沿黄师说”外国语教学经验分享专场报告会

日期:2025-07-04 11:05 浏览量:

7月2日,黄河流域大学联盟教师发展分领域主办的“沿黄师说”总第2期——外语教学经验分享专场报告会成功举办,活动吸引了沿黄九省(区)341名教师线上参会。本次活动由西安交通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四川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中国海洋大学教学支持中心、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教学发展分中心联合举办,中国海洋大学教学支持中心副主任姜永玲教授主持。

姜永玲教授深耕编程与人工智能教学领域、同时负责学校教师发展工作,在AI技术与外语教学融合应用、教学学术成果培育等领域积累了深入观察。她表示,“沿黄师说”是联盟成员高校汇聚优质教育资源、促进集智共享的重要平台,推动了教学理念与实践经验的深度共享。本期活动聚焦外国语课程教学创新与教学学术能力提升,特邀三位深耕实践的学者担任主讲嘉宾。

西安交通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外国语学院高洋研究员以《课程思政与AIGC的深度融合:重构外语智慧教学新范式》为题,以《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程为依托,探索AIGC技术驱动外语教学与思政融合的创新路径。通过智能教学平台与课程设计案例,演示AIGC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外语读写训练,强化学生阐释中国道路的跨文化能力。重点解析数智化教学的设计逻辑与实施策略,最终实现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文化自信的专业人才目标,并总结外语课程思政深化"三进"工作的实践范式。

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尹玮副教授以《基于SOR模型的外语混合式课程设计与教学学术》为题,以“英语电影的艺术与科学”课程为例,分享课程是如何在SOR理论指导下进行混合式课程设计和教学改革的。课程以学生的“持续学习意愿”为课程的最终目标和导向,通过不断改良教学的内外部因素,作用于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成就感、归属感和学习效能感,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同时,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教师也在通过“教赛研”同步成长,提高教学学术意愿和能力,进而反哺教学。

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张露露副教授以《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英语选择:一流课程AI赋能升级探索与实践》为题,分享其聚焦学术英语写作课程、构建AI深度融合教学体系的实践。她针对跨专业逻辑训练难、个性化指导不足、优质资源短缺等痛点,构建基于垂直领域大模型的智能教学系统,通过定制化AI智能体实现课前生成跨学科案例库、课中智能批改反馈、课后24小时伴学的全流程赋能,打造“记叙文-议论文-文献综述-科研论文”阶梯式培养体系。该课程依托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累计服务5000余名学生,生成修改建议超4.8万条,助力本科生发表SCI论文,获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形成可复制的AI赋能范式。

会议最后,与会教师就智能教学系统构建与应用、避免学生对AI过度依赖、课程教材推荐等问题与主讲嘉宾进行了深入交流,反响积极。

文字:教发中心
编辑:星火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今日交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