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晚19:00,第十二届“创源”论坛开幕式暨郑南宁院士特邀报告会在西安交通大学兴庆校区中二1200教室成功举办。此次活动迎来了诸多老师与学生的参与聆听,教室里座无虚席,拉开了新学年学术交流殿堂的崭新帷幕。

本次“创源”论坛开幕式有幸邀请到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电子与电气工程师协会会士、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教授、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国际模式识别协会理事会成员郑南宁院士为大家带来题为“人工智的发展与人类未来”的报告。西安交通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研究生院副院长李秀兵,学校团委副书记张丹,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张莹,前沿院教学副院长杨耀东,法学院学生工作专职委员、工会副主席张乃钟,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主管颜佳老师等应邀出席此次报告会,兄弟高校研会代表及各研分会代表也参加了此次开幕式。

在开幕式主持人介绍了“创源”科技学术论坛的举办背景、目的及理念后,首先举行了第八届学术之星颁奖典礼。西安交通大学“学术之星”评选活动始于2009年,旨在激发鼓励本校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的科研积极性,提高研究生的整体科研水平,树立科研榜样,进而在学校形成良好学风。第八届学术之星于2017年4月10日拉开帷幕,历时一个多月,在经历了前期准备、初赛、复赛的激烈角逐之后,最终评选出了15位来自交大各个学院的优秀学子。机械学院的王永飞、电信学院的徐然、医学部的黄大耿、机械学院的杜朝辉、前沿院的张赛及机械学院的李乃鹏等获奖者代表上台领奖并合影留念。

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李秀兵致辞指出,“创源”论坛是在郑南宁院士提议下,由研究生院发起的以“创办学术交流平台,建立新型学术论坛”为目的的科技学术论坛。李秀兵老师曾多次参与“创源”论坛相关活动,对“创源”论坛的发展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创源”论坛不同于学术报告,也不是一般的知识性讲座,而是不同领域的专家在介绍自身科研成果的同时,也向学生传授科研经历与科研心得,以此激励指导各位学子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内有所收获和成就。李秀兵老师还指出,虽然科研道路上充满困难和挑战,但各位研究生与博士都是众多学子之中的佼佼者,只要探索出正确的方法与途径,一定能够在自己的领域内有所突破。

郑南宁院士围绕“受脑认知和神经科学启发的人工智能”这一主题作了报告。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许多机遇与挑战,郑南宁院士根据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31年来所从事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方面的研究工作,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前沿研究及其研究进展。郑南宁院士指出,只有了解人类的大脑我们才能发展出更加健壮的人工智能,所以他首先对人脑的认知系统做了科学深入的分析,使众多学子认识到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是借助于大脑进行探索和研究;其次,郑院士指出人工智能发展的未来是构造具有想象力的人工智能系统,使机器人能够像人类一样对物理世界有直观的理解。最后,郑院士介绍了基于认知构建的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他对人机所从研究无人驾驶技术到现在取得的一系列成果的发展历程都做了分享与展示,郑院士通过无人驾驶技术从适应简单环境到试行复杂的现实环境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科研道路上每一个小的突破才能汇聚成最后的大成果,激励学子们在科研路上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同时,郑院士也指出无人驾驶技术在感知周围环境、意外情况的出现、预行为的理解及网络安全等方面尚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无人驾驶技术应用于人类社会的现实生活任重而道远。

郑南宁院士在报告过程中将专业的学术理论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结合,运用丰富的动态图片及视频向我们展示了人工智能领域的一系列研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热情与兴趣。在总结报告时郑院士以自身学习生活及研究经历勉励学子们在年轻时期要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断对科学界进行探索,激发自身的创造力,在科研道路上要培育自己永不言弃的精神,成功往往就是最后那一刻的坚持。另外,郑院士也鼓励学子们多运动锻炼,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状态。追求、坚持、锻炼是郑院士对台下学子提出的冀望,最后郑院士表达了希望各位学子更加优秀、健康成长的愿望,迎来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在讲座现场,前来聆听郑院士讲座的交大学子人数众多,现场座无虚席,一大批没有座位的学生不惧辛苦,静静地站在旁边将近两个多小时。部分学子没有座位,便直接坐到了教室前排的空地上。

最后,研究生代表呼和为郑南宁院士赠与“创源”纪念水晶。至此,第十二届“创源”论坛开幕式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同学们期待通过“创源”论坛获得与更多领域的专家进行学术交流与探讨的机会,“创源”论坛也将秉承“获得知识,启迪智慧”的精神,使学术的气息散发弥漫于交大校园,让科研之花开满交大的学术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