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下午,公管学院第十一届公共政策案例分析大赛决赛于兴庆校区举行。大赛邀请了胡书孝、刘朔、白萌、吕书鹏、王洋、李帅六位教师担任大赛的评委。大赛分为硕博本科生组和MPA组,共收到比赛作品32件,通过前期材料初审,最终晋级决赛的6支硕博本科生队伍和9支MPA队伍进行了精彩的答辩。同学们围绕当前存在的热点话题、焦点问题展开讨论,运用公共政策理论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形成了精彩的案例文本。现场气氛热烈高涨,充分展现了公管学子的风采,大赛最终决出一、二、三等奖和最佳答辩奖两人。

决赛阶段,硕博本科生组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分别就北京市社区治理、乌镇“互联网+”养老模式、西安小学课后“三点半问题”、曲江“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药品带量采购和第一书记的乡村治理进行案例分析,将专业知识与现实案例紧密结合,运用公共管理相关理论对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答辩环节,评委老师就同学们在案例选取、理论模型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点评并给出了专业建议,使同学们在自选案例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改进的方向。


MPA组同学对于热点问题洞察敏感,他们或从工作相关领域出发,或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就西安市暴雪应急管理、无边界公园建设、西安市“小升初”“摇号”政策、产业发展扶贫、城市施工围挡、养老问题展开了详细的论述和分析。评委老师从公共管理的专业角度,就案例取材、理论深度、相关政策建议等方面给出了点评和建议。


决赛现场精彩纷呈,不仅有各组同学基于本组案例的独到思考,更有老师们的精彩点评,在此过程中,双方对案例文本进行了深刻的讨论,评委老师的宝贵意见使参赛同学受益良多。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大赛旨在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良好平台,深化对公共政策热点问题的理解,进一步提升公管学院硕博本科生和MPA同学对公共政策案例的分析研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