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绕长安向远方,菁行杭州访未来。西安交通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一行20人结束了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杭州江干区委的悉心关怀下,在校团委、校就创指导中心的大力支持下,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完成,队员们在实践生活中认识杭州、遇见江干,充分感受了江干区的活力、魅力;在业务实习中学习知识、服务人民,深刻体会了各机关单位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杭州市西安交通大学学子工作站挂牌成立,标志着西安交大与杭州的人才合作交流将迈上新的台阶,为校地合作注入新能量、开辟新路径。
实践伊始,希望要求定基调、筑基础

实践第一天的安排对接会上,江干区委组织部人才办副主任蒋春霞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她介绍了江干区“有梦向江来,创业在江干”青年创业服务政策。对这次实践活动,她对各接收单位及同学们提出了3点要求,对于接收单位,一是要发挥交大学子们的专业所长,保障好大家的食宿、交通和人身安全;二是要增进交流,为交大学子安排相关项目工作,让单位里的年轻人“打成一片”;三是树立杭州江干区的优良口碑,以才引才,探索与西安交大各学院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对同学们,一是希望大家全身心地投入到这次实践中来,学有所获;二是要遵守接收单位的工作纪律,配合完成好工作,注意安全;三是希望大家交流相关意见和建议,为江干区政府更好地吸引人才出谋划策。
实践过程,对照要求做工作、长才干

实践团队20名同学分别分配到了20个不同部门单位开展业务实践,一周时间虽短,但也完成了诸如汇总整理文件、旁听工作会议、跟进项目进度等多项工作。从这些“小事”中,同学们得以窥见部门单位政府务实求进的工作作风、工作人员尽心尽责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杭州市发起的“最多跑一次”服务理念引起了同学们的热烈讨论。“最多跑一次”萌发于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播下的改革种子,植根于浙江敢闯敢试的改革热土,蕴育于浙江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沃土。从提出“最多跑一次”的口号以来,杭州江干区就一直在努力。实践团队的同学们表示,不仅要学习江干区优质的办事服务、先进的改革经验,更要开拓眼界、解放思想,身体力行助力伟大中国梦。
挂牌仪式,战略合作促交流、话创新

实践团队与北京大学一同参加了杭州学子工作站成立暨第六批青年人才大使聘任仪式。仪式上,西安交大团委副书记石杨根代表西安交大与杭州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浙江省团省委副书记王慧琳向西安交大学生代表廖广临授旗。学子工作站通过青年人才大使“以学子识学子”“以学子聚学子”,西安交大分站的设立标志着西安交大与杭州的人才战略合作步入多方位、全周期、深层次的新阶段。
杭州市副市长王宏发表讲话,鼓励青年人坚持理想,步调一致做祖国的建设者;磨练本领,锤炼修为做奋斗的践行者;勇于创新,从“追风者”转变为“造风者”。
仪式结束后,召开了主题为“创响青春 杭向未来”人才交流论坛。论坛邀请了四位青年人才大使聊一聊作为“新杭州人”融入杭州、创业杭州的经历。
座谈会上,多方交流悟心得、谋合作
7月31日晚,杭州江干区青年学子座谈会在青年人才公寓召开。会上,江干区区委相关领导、西安交大带队老师、交大学子们共话实践心得体会,探讨未来长效合作机制。石杨根鼓励同学们在实践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经验,同时还要改进创新、面向未来。校就创指导中心李勇指出,一周时间让学子们对杭州江干区从知道到了解再到喜欢,把理性认识内化为了感性认识,相信同学们此行收获颇丰,西安交大与江干区的交流定将不断深入。
座谈会最后,蒋春霞对本次座谈会进行了总结,对进一步合作提出了四点希望:一是深化人才交流,实现江干区与西安交通大学的挂牌合作,打造实践基地;二是开展人才培养合作,校招期间江干区将奔赴西安交大,做好企业和政府部门两方面的宣传与招聘工作;三是加快产学研融合,把西安交大优秀的研究成果带到市场上去,补齐杭州“硬科技”方面的不足;四是推动干部联合培训,共建干部交流机制,促进东西部地区干部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本次社会实践内容有实质、接地气,同学们纷纷表示要把见习收获和感悟带到今后生活学习中,把杭州新时代的开放活力和西迁精神相结合,爱国、励志、求真、力行,不负新时代,奋斗写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