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5月22日召开的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西安交大二附院脊柱外科学科带头人贺西京教授带领团队研发的“3D打印可动人工颈椎”获陕西科技一等奖。这也是贺西京教授继“脊柱脊髓损伤相关疾病的细胞保护、功能恢复及治疗关键技术”的研究成果获陕西省科技一等奖后,时隔5年再获殊荣。
作为国际神经修复学会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贺西京教授在骨科界是当之无愧的“大咖”。
3D打印可动人工颈椎技术领先世界
低调、儒雅、谦和是贺西京教授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如果颈椎病变压迫到脊髓,比如严重的颈椎病,现在做手术是必须把椎间盘先去掉,脊髓压迫才能解除掉,目前全世界的做法是在去掉的部位加一个钛笼,需要医生在手术台上修剪。但手工剪裁的钛笼塌陷率高达79.7%—93.3 %,而且易引起内固定松动、移位,导致临床症状复发等并发症。此外,所有颈椎骨性手术后,都要进行固定融合,手术部分的颈椎将永久丧失运动功能,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贺西京形象地描述着。
为此,贺西京带领团队开始了钛笼工艺技术攻关。“最开始是用山羊做实验,每次调整,觉得哪儿不合适就给工厂工程师说,工程师把图纸绘出来,再送车间加工制造。这一过程一般至少需要三个月时间,这个周期的确太长了。在研制的过程中,看到3D技术可以打印房子,打印心脏支架,于是我们想到了利用3D技术直接打印钛笼,于是便付诸实施,这个思路让我们走到了世界的前沿”。
贺西京带领团队结合金属3D打印技术,历时数年开发出个性化穹窿顶钛笼式人工颈椎,在国际上创新性提出了椎体次全切术后可动人工椎体—椎间盘复合体植入、重建椎体运动单位功能的理念,研制出可动人工颈椎假体和人工寰齿关节。目前已成功开展了世界首例可动人工寰枢关节置换手术。该技术现已拥有中国、欧盟以及美国的发明专利。
这项创新性技术不仅可以精确到数字化测量,病人手术时间也缩短了,而且出血少,安全性也提高了。“我们现在计划在假体表面做陶瓷化技术处理,有望让这种材质使用寿命延长到30到40年。”贺西京信心满满地说。
骨科领域的佼佼者
贺西京教授曾赴瑞士、澳大利亚学习脊柱侧弯及脊柱疾病的临床外科治疗、人工关节置换理论与技术,在治疗大量的骨科疑难病、高危疾病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治愈了众多的临床疑难病症。
贺西京教授与香港大学、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合作,开展的同种异体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收到了良好临床疗效,改善了截瘫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用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是全世界随访时间最长的,已超过10年。该课题2013年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贺教授说:“今后还将用3D技术打印出细胞做成生物膜,贴敷在脊髓损伤的部位,无需注射即可移植细胞。”
2003年,贺西京率先开展胸腔镜下微创矫形内固定治疗脊柱侧弯畸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填补了西北地区空白。椎间孔镜下治疗椎间盘突出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特点,他与德国TESSYS技术发明人Hoogland教授合作,成立椎间孔镜培训基地。贺西京对于颈椎病的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上颈椎的前、后路手术,人工颈椎关节的研制获国家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20项,并获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
呕心沥血搭建平台促发展
今年是贺西京教授担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修复专业委员会主委的第5个年头,通过这一平台,目前在全国已经建立起一支高精尖的专家团队,为我国神经修复医学发展创造了条件。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修复专业委员会还成立了脊髓损伤、脑损伤、小儿专业、组织工程等一些亚专业分会。
近年来,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分会组织国内的学者共同参加国际神经修复学术活动,并将国际著名的神经修复专家学者引入国内进行学术交流,经过四年的发展,目前,这只队伍不断壮大。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修复专业委员会还联合国内一些医院和大学,做联合实验多中心的实验,共同推进我国神经修复事业的发展。
“现在压力也很大,我们3D打印的技术已经有人在模仿了,如果我们慢了,就会有人做到我们前面。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把科技成果转化到临床应用中,把产品生产出来,然后再推广出去,不仅要在国内推广,更重要的是要占据国际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地位。”贺西京教授说。
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采访中,贺西京教授始终强调团队的力量,“我有一个很好的团队,有一批年轻的教授和博士,有全力支持我们工作的领导,才能让我们在科技创新的路上不断前行。”
在这个万众创新、全民创业的时代,贺西京和他的团队正是通过脊柱可动固定的科技创新,铸起国人的骄傲,并引领着世界脊柱可动固定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