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新闻专题>报道专题>西迁新传人>正文
西迁新传人

【西迁新传人】研究生标兵崔敏超:科学精神,赤子之心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19-03-17 15:52 浏览量:

在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共发表论文52篇、申报专利46项、参与国际学术会议30余次,并于2018年9月破格获得日本德岛大学博士学位。他曾先后获国家奖学金6次,并获得西安交通大学优秀研究生标兵、学术之星、优秀研究生干部、第十一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等诸多荣誉。在德岛大学攻读学位期间,被破格聘为研究助理和教学助理,同时被推荐为日本学术振兴会育才奖候选人。师从赵升吨教授的崔敏超是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学院2015级博士研究生,在每次的报道中,其“惊人的成果与高效的产出”总是惊艳全场。

或许在崔敏超看来,自谦“考不过学霸”“记不住太多”的他在离开本科按部就班的学习之后,在如同工作的科研中更加如鱼得水。这是厚积薄发?还是灵感突现?他在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浪潮中抓住机遇,突破“拿来”国外技术的被动思维,将他的科学精神与赤子之心践行到实业与科研中来。

“天资不够的学生可以做科研吗?”

崔敏超本科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学院车辆工程系,随后进入本校长学制学习,博士期间于日本进行双学位学习。“聪明”“高产”“专业”,都是外人对他的高度评价。但是在他看来,自己并没有过人的记忆力,也没有轻轻松松就考试第一的惯例,学习与科研更重要的是勤奋与努力。

崔敏超与机械的缘分在幼年时候便埋下了。成长于陕西户县的他,在第一次看见汽车的时候就梦想自己家也能拥有一辆,但是因为技术的匮乏,依赖进口的汽车价格高昂,这一现实成为了他选择机械专业的原因。在大学时,恰逢国家发展电动汽车技术,崔敏超敏锐地察觉到,电动机的发展可以避免国外内燃机的技术控制,便在本科阶段就开始了解相关知识,为科研作铺垫,这是他从幼年就开始期待为自主研发、中国创造献力的赤子之心。

自认天资不够的他强调,自己的研究发展离不开导师赵升吨的理念指导。赵升吨教授对于产学研关系的重视,使他们小组的研究较大程度地融入到了高新技术企业的应用中。受导师影响,崔敏超认为,高校科研的最主要职责是探索新原理,去为企业的生产试错验证,而这也是国家企业发展的必要动力。与企业最好的交流方法,就是在期刊上发表文章,而注重自主性的企业家则会主动联系他们,以此促进技术产业化。因此,崔敏超所在的小组不仅会选择国外权威期刊,更加不会忽视国内期刊的投递,既争取做国际的标杆,又努力促进国内技术的优先发展。他认为,在国内期刊上发表科研成果,做国内创新技术的传播者,补足国内技术短板,是当务之急。

“工科男生就一定不擅长社交吗?”

在大多数人的观点中,工科男一直以木讷少言的刻板形象存在于高校中,似乎比起心思活跃细腻的文科生,他们一直像“机器人”一样思考并行动。而崔敏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工科生显然并非如此。

崔敏超擅长沟通,在日本就读双学位期间,更是以一场聚会赢得了日本学生的好感,改变了他们对中国学生“不善交际、谨小慎微”的片面认知。或许在学术生态圈,活跃的交际是调试科研工作者生活最好的良药。

交流沟通对于崔敏超而言,有着不一样的作用:一方面是向内的自我调适,一方面是向外的主动学习。谈到研究“失败”时,崔敏超讲到自己的一个小习惯:如果遇到论文大修,他就会先放纵自己休息一两日缓解心情,这被他解读为“向内挖掘”,即自己需要什么,自己想怎么做。除此之外,当遇到研究瓶颈时,他的小技巧就是去参加一些本方向的国际会议,在会议过程中获取研究灵感。为科研服务、为学习服务、真诚地沟通与理解,在崔敏超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结合。

在谈到何时出国比较合适时,崔敏超认为,在国内修读硕士以了解如何科研、如何沟通,在博士期间出国学习,应该是更好的选择。以他的经历来看,部分过早出国的同学由于语言沟通不佳或者科研能力不完善而困难重重。崔敏超认为,正是在交大的硕士学习,对于科研技术、方法和语言的熟练掌握,帮助他不惧交流,科研进展迅速,破格提前获得德岛大学的博士学位。

从家的期望到国的创新,是他对一直以来梦想的回答;从起动发电一体机到激光诱导穿光谱技术,是他对自己领域的跨学科突破。严谨的科研精神和热烈的赤子之心,指引着他前进的方向。如今,即将毕业的崔敏超,将以累累硕果与实业胸怀,蓄势待发,飞凌万里!

文字:通讯社 朱锴婷
编辑:朱萍萍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