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前,西北地区无人开展开胸肺切除或食管切除吻合术,心脏外科手术更是空白。陈向志教授作为医学部心胸外科创始人,对西北地区相关手术开展和步入全国先进行列做出奠基性贡献。
陈向志(19121992),河北丰润人,1934年考入北平大学医学院,全面抗战初期随校迁陕。1940年毕业后自愿参加滇缅前线抗日红十字会手术队,任第四手术队队长,在前线出生入死抢救伤员。后在重庆中央医院、广西省立医院、湖南省立医院、天津中央医院任职。1947年在天津市立医院、青岛市立医院任外科主任。新中国成立后应侯宗濂院长邀请来到西北医学院,先后担任附属医院、一附院外科教授、心胸外科主任、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兼心外研究室主任,《中华外科杂志》编委、中华医学会陕西分会心血管学会主任委员。1960年6月以先进代表身份参加“全国文教群英会”。
他擅长胸腹部手术并善于总结经验。从1950年8月至1953年11月,成功开展胆囊炎胆囊结石后胆囊切除术45例;带领刘绍诰等对30例回盲部肠结核的外科治疗问题进行分析;1952年至1956年6月诊治7例膈疝;1952年至1954年两年半时间开展32例胸壁结核病并发腹上壁寒性脓肿。相关文章发表在《中华外科杂志》。
在医疗技术专业化发展过程中,他专攻心胸外科专业,成功开展食管切除、肺切除手术。1954年成功开展缩窄性心包炎心包剥离术,打破了西北地区心脏手术禁区; 1957年1月在西北地区成功开展二尖瓣分离术;与内科杨鼎颐、麻醉科贾敬业等合作,1959年7月7日在西北地区成功施行首例低温麻醉下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直视修补术,为一位25岁女教师修补了巨型房间隔缺损,至1960年6月共为16例患有肺动脉狭窄、肺动脉狭窄合并房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异位、室间隔缺损的患者进行切开术或修补术;1962在体外循环下为一位18岁女患者成功施行心脏病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963年4月到1964年6月,共对16例二尖瓣狭窄或合并关闭不全的患者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直视二尖瓣成形术。1973年3月开展常温针麻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79年先后成功开展法鲁氏四联症根治术和二尖瓣生物瓣替换术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1980年以来开展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外科治疗,三房心、主动脉窦瘤破裂、心腔内肿瘤、完全性异位肺静脉引流等难度大的手术,都取得成功。
他技术超众,精益求精;讲课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注重启发思维,在国内医学界享有盛名。培养出侯立业、李兆志等一批专业骨干力量,推进了医学部心胸外科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