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稀土之父、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西安交通大学最受崇敬的校友徐光宪于2015年4月28日上午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95岁。
在徐光宪就读交大前,即抗战刚刚爆发不久,交大徐汇区的校舍就被日本同文书院占去。师生们不得不忍辱负重,迁往租界内艰难维持。
1940年,徐光宪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交通大学化学系。在校期间,学校暂借震旦大学和中华学艺社上课,做实验得去一间很小的已关闭的工厂里。即便办学条件如此艰苦,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却一如既往。“门槛高”的标准是一贯的,“要求严”也是自不用说。据老学长回忆“能考进交大的都是江浙一带名牌高中的优秀生”,“我是靠自学进来的,所以一点都不敢懈怠。”他忆及战火纷飞的年月,除感慨学生求学之不易外,仍觉得“虽然条件比较差,但是大家都格外努力,老师也都很好,要求很严格。”“是母校严谨的学风和严格的锻炼,为我今后的成长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四年的时光,徐光宪始终在班级名列前茅,并依靠晚上做家教和争取奖学金坚持完成学业,还与同班好友高小霞喜结连理。两人日后五十多年的风雨与共、志趣相投和所取得的成就,作为一段佳话广为流传。
徐光宪自交大毕业后,曾留校担任助教,1948年赴美留学,1951年获物理学化学博士学位后,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克服重重困难毅然回国,不仅致力于教书育人,更将毕生精力贡献于祖国的科学研究事业。
老学长的学识、品行与成就,一直是交大师生引以为傲的。2009年师生推选他为最受崇敬的校友之一,传递出母校师生对这位杰出校友的景仰与爱戴。
今天,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轻声说一句:“学长,一路走好!您的精神事迹必将激励一代代交大人奋勇拼搏、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