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1日—22日,2025新域新质创新大赛决赛在青岛举办。来自全国的233项优秀成果同台竞技,经过激烈角逐,由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航空发动机研究所乔百杰教授领衔,程琦文、赵舒恒等研究生参与完成的(高端仪器和制造设备类)成果“叶端定时-航空发动机转子叶片极端环境在线监测系统”荣获2025新域新质创新大赛“高校师生组”特等奖。

大赛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论述,关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部署,大赛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联合青岛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是全国首个聚焦新域新质的专业赛事。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单忠德出席大赛并致辞。


本届大赛以“智聚新域、慧集新质”为主题,聚焦高端仪器和制造设备、人工智能、网信、无人系统、航空航天5大领域,设置“自由探索+需求命题”2大赛道,设立“高校师生组”和“创新企业组”2个组别,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产业—金融—政府”六位一体融合平台,旨在探寻一批新域新质技术和产品,推动成果转移转化,精准选拔人才团队,实现“以赛促创、以赛促转、以赛促融”的目标,助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航发所此次获奖成果立足国家重大需求,在制造强国和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背景下,聚焦航空发动机等核心装备的安全与可靠性保障。依托西安交通大学航空发动机健康管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航空动力与等离子体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等重量级科研平台,在国家973计划、两机专项、装发预研、国家自然基金等项目资助下,联合行业大院、大所,进行集智攻关,突破了极端环境下旋转叶片非接触式监测、裂纹早期诊断、实时健康管理等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成功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完整技术体系。成果不仅在技术研究层面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更在工程应用层面展现出广阔前景,在航空发动机、汽轮机、压缩机等领域得到重要应用。其推广应用将提升我国大型旋转机械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维护性,有效降低重大装备运维风险和全寿命周期成本,增强关键核心部件的自主可控能力。
该成果得到了评委的高度评价,并在成果展示环节中获得了大赛嘉宾与投资机构的广泛认可。

此次获奖充分体现了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航空发动机研究所在服务国家战略和支撑产业发展方面的重要成果。机械工程学院航发所将继续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深化与中国航发集团及相关单位的协同创新,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和成果转移转化,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强我国航空发动机领域的自主保障能力,为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推进新型工业化贡献“新域新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