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8日上午,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九个西迁纪念日,以及交大党组织建设100周年纪念来临之际,西安交通大学在北京铁军纪念园庄严举行彭康校长纪念设施落成仪式,深切缅怀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革命家、教育家,交通大学党组织建设的杰出领导者,交大西迁事业的奠基人彭康校长。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柴渭,彭康校长之子彭城、儿媳陈平及亲属,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会长、张云逸大将之孙张晓龙,萍乡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彭勋,上栗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易军,铁军纪念园工作委员会负责人牛德军,西安交通大学校友代表等40余人参加。纪念仪式由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成进主持。


成进介绍了彭康纪念设施的建设情况。他表示,西安交通大学高度重视彭康校长的缅怀与纪念工作。2024年5月,学校与彭康校长至亲商定在北京铁军纪念园建设纪念设施,以此纪念彭康校长的革命功绩。学校成立工作专班,由党委宣传部,党、校办牵头,基金会立项、多部门协同,特邀学校人文学院艺术系副教授欧阳振宇主持设计,历时一年三个月完成雕塑制作与环境建设。纪念设施包括青铜胸像、碑文和环境景观,整体庄重肃穆,与纪念园红色文化氛围融为一体,成为持续开展革命传统与精神教育的重要基地。彭康校长带领的交通大学西迁,是共和国成立之初的一次伟大壮举,由此生发的西迁精神被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交大人将以西迁精神为指引,以彭康校长为榜样,在新时代创造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贡献。

柴渭在致辞中回顾了彭康校长光辉的一生。彭康校长是一位具有深厚造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也是久经考验的革命家和卓越的教育家。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担任多项党内要职,为巩固和发展华中抗日根据地、推进新四军思想文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在担任交通大学校长期间,他鲜明提出办好社会主义大学“一靠党的领导”“一靠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办学道路。他高度重视立德树人工作,强调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倡导“思想活跃、学习活跃、生活活跃”的校园文化。他积极推行教育教学改革,开办新兴专业,加强师资培养,鼓励学术自由。彭康校长的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不仅是西安交大的宝贵财富,更对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带来深刻启迪。柴渭指出,此次落成仪式既是学校弘扬西迁精神、深化党史校史教育的重要举措,也将激励全校师生传承红色基因,坚定“听党指挥跟党走”,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民族复兴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彭康书院院务主任叶明介绍了书院在传承彭康教育思想与革命精神方面的实践探索。书院以“三活跃”为院训,持续开展“四个一百”育人行动、“走青年知识分子成长的正确道路”研习营等品牌活动,排演“大先生”话剧《彭康》,成立“西迁之光”青年宣讲团,通过多种形式让彭康校长形象深入学子内心,引导广大学子立志报国、奋发有为。

北京校友会代表、1965级无线电系校友郭敏杰深情回忆了自己在彭康校长主持校务时期求学交大的经历。他表示,彭康校长严谨治校、平易近人的风范,以及交大西迁人爱国奋斗、扎根西部的精神,深深影响了一代代学子的人生选择,自己也深受感召,毕业后毅然奔赴新疆工作,成为西迁精神的传承践行者。

彭康校长之孙彭雪飞、孙女彭雪春代表家属致辞,衷心感谢西安交通大学及各方为纪念设施建设付出的努力。他们表示,纪念设施的落成不仅为家族提供了寄托哀思、瞻仰追怀的场所,更是连接历史与未来、家族与学校的精神桥梁。全家将以先祖父为榜样,继承遗志,弘扬正气,踏实做人,爱国奉献。


纪念仪式后,全体人员在彭康校长纪念雕塑和碑文处献花鞠躬、追思缅怀。

参加落成仪式的还有党、校办,宣传部、离退休处、校友部、基金会、住房处、彭康书院、校庆办等单位负责同志。
据悉,北京铁军纪念园位于北京市九公山长城纪念林,是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园内设有新四军战士铜雕、抗战英雄纪念碑、新四军主要将领大型浮雕和铁军纪念馆等,是宣传新四军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