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南洋书院成立于2008年7月,院名取自交通大学前身“南洋公学”的“南洋”二字,书院坐落于唐时东亭故址之畔,昔日白居易曾在此结庐而居,吟出“东亭月好如相伴,北户风来似故知”的佳句,文脉悠长。十六载春秋流转,南洋书院始终秉承“兴学强国,传承薪火”的南洋精神,以“家・人・爱”构筑社区文化,培育“积极、和谐、友爱”的宿舍氛围,笃定前行,培养了大批兼具家国情怀、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卓越人才。

“家·人·爱”:浸润心灵的育人底色
南洋书院的育人根基,深植于创院院长、香港理工大学荣休校长潘宗光教授提出的“家·人·爱”理念。这一理念如温润纽带,将书院织成学子的心灵港湾。
“家”,是认同,是归属。书院将“家”的暖意深植于物理空间与日常服务之中。宿舍楼内功能公共空间触手可及,思政影厅传播主流价值,学业辅导室答疑解惑,职业规划室指引方向,心语工作室疏导心绪,朋辈谈话室交流经验,全方位满足师生多元需求。“人”,是南洋书院育人理念的核心。书院精心设计贯穿学生成长全周期的育人活动:从新生养成教育讲座到经验分享交流会,促进新生适应与朋辈引航;从聚焦内心困惑的团体辅导,到承载青春记忆的毕业晚会,精准服务学生成长需求;从“关于大学成长的100个问题”到“生涯绘图”线上专栏,于细微处解答疑惑,于无声处引领方向。“爱”,是南洋书院最温暖的底色。这份爱,渗透在书院的每一寸空间、每一次互动、每一项服务之中。无论是物理环境营造的舒适与便捷,还是关怀中的同窗情谊与互助精神;无论是学业发展上的鼎力支持,还是生活点滴中的暖心问候,抑或是心理困惑时的及时疏导,处处体现了书院在学业、生活、心理等多维度的悉心培育与人文关怀。这份以生为本的爱,在细节中流淌,在服务中传递,让爱在每一位南洋学子心中生根发芽,成为他们砥砺前行的坚实后盾。


科创育人:双院协同铸就创新英才
科创引领是南洋书院最鲜明的育人标识。南洋书院紧密围绕学校“6352”工程和“1121”模式,积极践行双院协同育人机制,将科研志趣激发与创新能力锻造置于育人核心,精准对接国家创新战略与学科前沿发展,系统构建起科创人才培养生态链,主动搭建多维度科创竞技场,将创新实践深度融入第二课堂,学科竞赛、项目孵化、前沿工作坊……丰富的载体使创新思维在实战中蓬勃生长。
书院联合电气学院、电信学部的综合能力提升计划课程“我的第一份科研报告”已举办十二载,从文献检索、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到学术报告撰写等,系统引导新生进行全流程规范化训练,双院师资共育、资源共享,真正实现了“1+1>2”的育人聚变。南洋书院更积极搭建各类平台,组织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孵化创新项目,将科创实践深度融入第二课堂,组织开展“南洋大讲堂”“名师说”等系列活动,邀请青年拔尖人才、优秀企业家进书院社区,开展前沿知识讲座,使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浓厚的科创氛围中蓬勃生长。在第十四届“挑战杯”秦创原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决赛中,南洋书院学子勇夺金奖2项,书院社会实践团队屡获殊荣,荣登全国大学生知行计划“榜样100”榜单、斩获陕西省“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优秀案例等,体现了南洋学子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担当。

三全五育:多元滋养学生发展
“三全育人”的出发点是培养人,重心在“全”。南洋书院构建以“西迁精神为魂、双院协同为基、智慧创新为翼”的“一站式”学生社区特色文化育人新模式,通过文化育人体系的深度构建、空间内涵的立体升级、活动品牌的创新培育与数字技术的融合赋能,着力打造名师引领、榜样同行、学业辅导精准化、五育并举促发展的多形式、多内容、多维度工作体系,以达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在实际工作中,书院依托团委、学生会等学生组织及社团,联动班主任、学业导师、兼职辅导员等工作团队,围绕思想引领、学风建设、体育运动、美育实践、志愿服务等各方面开展工作。着力打造“学长说”“探路新旅”“博物雅集”“印象南洋”“南洋之星评选”“南洋寻宝”“寝室文化节”等系列品牌活动,营造书院良好育人氛围,形成了独具南洋特色的工作模式。
在文化体系构建上,书院以顶层设计与制度保障为抓手,联动学院及职能部门形成常态化合作网络,推进学院教学院长、企业导师下沉社区,实现师生深度对话;开设“万象之美”“趣觅”等综能课程,邀请学生深度参与;通过“企航计划”链接二十余家企业,建立校企实践基地,构建“校企共育”长效机制;组建西迁精神宣讲团,让精神传承与实践育人深度融合,探索成立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参与的模式。空间内涵提升采用功能共享空间、文化浸润空间、关怀服务空间与情感联结空间“四位一体”模式:宿舍楼一楼办公大厅实现“办事不出楼”,文化长廊串联书院记忆,寝室文化月激活个性创意,“书院-辅导员-学生干部”三级走访机制筑牢关怀网络,以书院门前东八草坪为活动主场,通过心理嘉年华、草地音乐节、灯谜游园会等活动让空间充满温度。在特色活动品牌方面,多点培育、全面开花:“博物雅集”计划串联古都文化资源,让文物成为思政教材;“探路新旅”计划以钩织、盆栽等实践活动实现生活育人,“梧桐里”星光夜市、白露生活节等社区生活活动,带领学生领会探索世界的多维可能;打造“体育+文化”融合IP,结合传统体育与文艺创作特点,打造立体育人场景。数字文化创新实践结合“智慧社区”实现了资源整合与第二课堂学生成长档案数字化管理,打造学生评选推出的南洋书院IP形象“南楚洋”及月度系列主题海报、智慧社区成长萌宠、表情包,建立书院文创体系及“四个一百”星愿超市,并创新激励机制,推行书院社区文创超市与星愿卡兑换模式,学生设立目标,实现后可获得星愿值并可累计兑换文创产品,实现活动参与、成长记录与学分转化闭环管理,提升学生社区获得感。

弦歌廿载,薪火相传。南洋书院以“家”凝情聚心,以“人”立本筑基,以“爱”润物化育,在科创沃土上点燃梦想,于“双院”协同中探索“通专融合、知行合一”的育人新篇。展望未来征程,南洋书院将继续承载育人初心,发扬光荣传统,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谱写更加璀璨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