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社会服务>社会服务>正文
社会服务

习近平会见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纪念暨表彰大会代表 西安交大一附院援外干部郭永受会见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23-12-30 11:47 浏览量:

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纪念暨表彰大会29日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切会见会议代表,向他们表示热烈祝贺,并向正在和曾经执行援外医疗任务的同志们致以诚挚慰问。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办公厅主任蔡奇参加会见。

undefined

上午11时30分许,习近平等来到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全场响起热烈掌声。习近平等向代表们挥手致意,同大家亲切交流并合影留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参加会见并在大会上讲话。他表示,党中央高度重视援外医疗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援外医疗工作成绩。60年来,广大援外医疗队员以仁心仁术造福当地人民,以实际行动讲好中国故事,赢得了受援国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赞誉。新时代新征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继续弘扬中国医疗队精神,奋力开创援外医疗工作新局面,为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大会表彰了30个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和60名先进个人。受表彰代表等作了发言。

王毅参加会见。

肩扛国家使命,谱写大爱之歌

第34批援苏丹中国医疗队被授予“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是陕西省唯一获得此殊荣的集体。第34批援苏丹中国医疗队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牵头组建并派出8人参加,纪检监察室主任郭永担任医疗队队长。12月29日上午,郭永代表陕西省第34批援苏丹中国医疗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

12月29日晚,郭永载誉归来。她表示,这份奖励不仅是对医疗队的奖励,更是对陕西省援外工作的褒奖,也是对西安交大一附院52年来援外工作的肯定,是陕西省和西安交大一附院所有参与援外工作前辈共同的荣誉。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还将继续弘扬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为卫生健康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援外医疗工作是我国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也是一项促进人类和平发展的崇高事业。2023年是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10周年。

西安交大一附院坚决贯彻国家援外工作总体部署,自1971年4月陕西省代表国家向苏丹派遣了第一批援外医疗队起,一附院共参加援苏丹医疗队派遣工作30批次,派出人员121人次。医疗队的杰出表现得到苏丹民众、政府的广泛赞誉,并多次受到表彰。

第34批援苏丹中国医疗队是在陕西省卫健委指导下,由西安交大一附院牵头,联合陕西省15家医院共42名队员组成的。其中,西安交大一附院选派郭永、李小权、李晓军、蔡云、侯海涛、崔延超、郭晨光、王惟8人参加援外医疗任务。

医疗队2018年10月抵达苏丹后,克服气候环境不适、语言交流障碍、医疗条件欠缺等重重困难,与苏丹医护人员精诚合作,忠实履行白衣天使职责。期间,面对苏丹政权更替、局势动荡不安,武装冲突、骚乱暴动此起彼伏的艰难局面,医疗队员们临危不惧、坚守岗位。在当地医院全面罢工的非常时期,积极开展医疗服务,主动援手救助病患,为多名外伤患者实施紧急手术,为动荡中的苏丹人民雪中送炭。援外一年间,医疗队累计接诊患者56606人次,收治住院病人2210人次,完成手术4795台次。累计为驻苏华人提供常规诊疗服务156人次,抢救危急重症4人次,体检20余人次。医疗队开展的11项技术填补了当地医院的专业空白。

白衣护佑生命,仁心熔铸情谊

“受奖时刻倍感光荣,援外经历更毕生难忘。”陕西省第34批援苏丹中国医疗队队长郭永说。无论是初到苏丹的压力,亲历战火的震撼,时局动荡的艰难,还是伙伴相濡以沫的坚守,一张张异国面孔康复时感激的神情,太多经历至今记忆犹新。

由于苏丹光照时间长、紫外线强,白内障患者不计其数,看着病人期待的眼神,医疗队决心开展“白内障复明工程”免费治疗活动。项目审批、药品耗材采购,医疗队队员们克服重重困难,放弃休息时间,最终,159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得以重见光明。

还记得一位匆匆求医的急诊产妇,新生儿出生后无自主呼吸、反应极差,非洲是传染性疾病高发地区,但新生儿科李小权教授没时间考虑这些。为了第一时间抢救新生儿,他在无任何复苏设备的条件下,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为其实施了胸外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一个小生命就这样伴着一声嘹亮的啼哭,令所有人欢欣鼓舞的来到了这个世界。

许许多多的故事发生在那片记忆中的异国土地上:他们将传统中医疗法带到了当地,运用中医理论和技术救治了大量患者,让更多人对中医从了解到信任;他们多次实施高难度手术,在当地医院引起轰动;在他们的精心治疗下,脊髓肿瘤、重型颅脑损伤、失血性休克等一批疑难、危重患者痊愈或病情缓解……

医疗队所展现出的高超的技术、敬业的精神、博爱的胸怀让他们收获了苏丹人民的友谊。走在街上,医疗队员们经常被曾经救治过的病人认出,拥抱、握手、一包花生、一瓶水,都是朴实的苏丹人民表达感谢的方式。

苏丹卫生部授予医疗队荣誉证书,并表示中苏两国的医疗合作,让源远流长的两国关系更加全面丰富,让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更加坚固紧密。中国医疗队为当地百姓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中国医务人员与苏丹患者间的感人故事也在当地社会广为流传。

心聚凝铸团队,播撒健康火种

“难得的是我们有一只特别团结的队伍,不仅在当时艰难的环境中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坚守,回到各自工作岗位后,医疗队员们依然保持着深厚的友谊。”郭永说。

作为中国援苏48年以来首位女队长,从挺身而出、带队出征的那一天起,郭永不仅将使命扛在肩上,更将全体队员的安全记在心中。面对军事政变、武装冲突、医疗队车辆被砸,她从未退缩,沉着应对。她将党建引领贯穿工作始终,通过建立党支部微信工作群,及时开展理论学习、交流学习体会,引导党员干部始终牢记党和祖国重托;为了稳定队员情绪,保障医疗队人身财产安全,她制定了点名制和夜查房制,队内事务实行精细化管理,让所有队员时刻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当地医院全面罢工时,她带领医疗队逆向而行,想方设法联系当地保安,男队员自觉组成安保组,女队员主动做好后勤保障,队员间相互扶助,保障队伍的安全;为了防止传染性疾病,她带领大家清污水、灭蚊虫。“务必保障每位医疗队员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是她对自己的要求。援助期间,医疗队不仅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且全体队员精神饱满,无一例疟疾及其它传染病发生,这是最让她骄傲的事。

在做好日常诊疗工作的同时,医疗队心心念念的是如何提高苏丹当地医疗水平,为当地医疗卫生事业留下一些经验和智慧。为此,队员们在繁重的工作间隙,尽全力将自身所学传授给苏丹当地医生。先后举办了显微外科、神经内镜手术等一系列培训班,“截骨矫形术”“三针缝合法”等或原创、或带有中国特色的诊疗方法在苏丹落地生根。医疗队成了苏丹最重要的医疗技术带头人,在神经外科、显微外科、创伤急救等诸多领域成果显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医疗队希望他们走过的足迹不仅给那时那刻的人们带来过希望,更是留下一个个种子,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长出庇佑更多人生命健康的绿荫。

西安交大一附院援外医疗工作者将始终牢记党和祖国重托,胸怀“国之大者”,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医者仁心架起友谊桥梁,以实际行动讲好中国故事,为推动发展中国家卫生事业进步、促进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的贡献。

文字:新华社 一附院
图片:新华社 一附院
编辑:王恺悦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