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社会服务>医疗在线>正文
医疗在线

一附院成功实施西北首例经皮主动脉覆膜支架置入术治愈先天性主动脉缩窄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11-01-14 09:47 浏览量:

1月11日,在一附院医务部、采供中心的大力协助下,28病区张玉顺教授、成革胜主治医师及数字减影室工作人员成功为一例患有主动脉缩窄患者实施介入手术,经皮置入覆膜支架一枚,术程顺利,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患者赵某,陕西韩城人,23岁,发现高血压1年余,双上肢血压最高时达190/110mmHg,服用降压药血压难以控制。曾多次到其他医院就诊,心脏彩超检查提示左室肥厚、扩大。诊断为:主动脉缩窄,建议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及家属考虑到手术风险大,未同意外科手术治疗。

主动脉缩窄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1760年由Morgagni首次发现,病理改变为降主动脉近段管腔局限性狭窄。占先天性心脏病的5%~8%,多见于男性,男女之比为3~5∶1。单纯主动脉缩窄患者30岁以后症状明显,平均自然寿命仅40岁。既往此类患者的唯一治疗方式是外科手术,开胸后切除缩窄部位的血管,采用血管端端缝合或人造血管吻合,手术风险较大,单纯性主动脉缩窄的手术死亡率为2-4%,再狭窄2次手术死亡率高达10%,术后并发症约为5-10%。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介入治疗逐渐成为主动脉缩窄的一种新型治疗方式,从最初的球囊扩张术发展到裸支架置入,再到目前的覆膜支架置入术。

与裸支架相比,新型主动脉缩窄覆膜支架有血管内扩张狭窄段和内膜覆盖撕裂片的作用,能有效地防止血管内膜破裂、动脉瘤形成等并发症。而且它与普通自膨式覆膜支架不同之处在于可用球囊多次进行扩张直至达到理想口径。输送球囊具有内外两个球囊,小球囊打开时不阻断血流,此时若发现支架位置不佳可重新定位,增加了手术安全性,如果扩张一次效果不满意,可反复扩张球囊直至达到满意效果。

作为一项新的治疗技术,由于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术中操作精度要求高,全国每年仅有10余例,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几家大型医院。为了确保此项介入手术成功完成,张玉顺教授术前认真分析病情,制订了严密的手术计划。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为患者成功实施了覆膜支架置入术。术后患者四肢血压恢复正常,康复状况良好,手术圆满成功。

该项技术填补了一附院乃至西北地区此类手术的空白,为主动脉缩窄的患者提供了一种简单而又安全的治疗手段,也为今后进行同类手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文字:一附院
编辑:刘昱含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