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人物风采>正文
人物风采

陕西“南丁格尔”杨惠云:多重身份开启战“疫”模式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20-03-07 18:37 浏览量:

今年57岁的杨惠云有多个身份,她是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护理部主任,她是2017年第46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陕西省首位获得这一护理事业最高荣誉的护士;她是西安交大二附院援鄂医疗队副队长;她是医疗队队员口中的“杨妈妈”。杨惠云的战“疫”模式,在她的多重身份下开启,至今已持续一个月之久。

援鄂医疗队副队长:快速调整全员战力

2020年2月8日,西安交大二附院援鄂医疗队出征武汉,这支130人的医疗队,护理人员占100名,杨惠云是这支医疗队里年龄最大的“战士”,她担任副队长,负责管理护理工作。

医疗队抵达武汉不到24小时,杨惠云和同事就投身战疫一线,他们接管了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的重症病房。这个病区里有50张床位,是由儿童病区紧急临时改建的新冠肺炎救治病区。病区的护理管理、院感防控工作量巨大,而且援鄂医疗队的成员来自不同的科室,如何在保护好这支队伍的同时,将大家的战斗力迅速调整至战“疫”模式,发挥出最强的战斗力,是杨惠云重点考虑的问题。

为了预防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医疗队制定了三个板块的防控指导措施。在医护人员工作区,要求大家分批次更衣,合理规范放置各项用品,双人同时进出工作区域,工作中随时互查,同时增加消毒频次,减少交叉感染,并制定了风险暴露时的应急预案。严格规定医护人员上下班路线,从驻地到医院,做好防护,两点一线。在驻地管理方面,除了禁止大家聚集或聚餐外,每天由专人对医护人员共用的大厅、电梯进行消毒。此外,医疗队还对每位队员的房间进行了详细的分区建议,将每人的房间都分为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并制定了相关的指导规范。

由于护理人员来自不同科室,护理新冠患者比起护理普通患者,需要更多的专业技能和数倍于普通患者的陪伴、心理疏导。如何保证护理质量?杨惠云首先制定了护理质量三级控制架构——副队长—护士长—组长。作为副队长,杨惠云负责把控护理工作的整体布局,护士长负责人员排班、疑难技术培训及工作流程制定,组长负责每位护理人员的具体分工及各项护理措施的监督落实。屈莉、王利、王蓉和杨慧4位副主任护师担任护士长,她们都有多年大科室护理管理经验,组长由12位交大二附院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正、副护士长担任。其次,杨惠云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在排班时充分考虑每组护理人员的均衡,保证每班都有掌握相关技能较好的一位护士,帮助和带领其他同事快速提高护理技能。

医疗仪器的操作也是护理技能的一部分。病区使用的输液泵、呼吸机和交大二附院常用的并非同机型同型号,能否快速熟悉操作这些仪器也关系到护理质量的优劣。杨惠云他们迅速组织,成立护理操作技术培训团队,录制视频在团队微信群里播放,“现学现教”“线上教学”方式让队员们快速掌握了仪器操作要领。

“杨妈妈”:把患者和队员们都照顾好

医疗队在临床上对新冠肺炎患者采用大剂量维生素C抗氧化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又被称为“交二方案”。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治疗方案的成效与护理质量有很大关系。南丁格尔誓言写到:“尽力提高护理之标准;勿为有损之事,勿取服或故用有害之药;慎守病人家务及秘密,竭诚协助医生之诊治,务谋病者之福利。”杨惠云和团队成员用精心的护理巩固治疗方案,践行南丁格尔誓言。

杨惠云他们接管的病区,收治患者人数维持在40—50人左右,危重症及高龄、合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比较多,病危病人5—8人,病重患者25—30人。杨惠云和团队成员针对重症患者进行集束化管理,通过制定详细的个体护理计划,安排专人护理,以提高危重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他们为每位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计算每日所需热量、教会患者饮食含糖量估算方法、制定病房活动计划、制作床头血糖监测卡。在每天每个班次的护理工作结束后,杨惠云会向护士长了解其所在班次每位护士的工作状况、病区患者整体情况及遇到的问题,针对重要问题,及时召开视频会议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截至目前,已有近20位患者痊愈出院,大部分患者的病情也趋向稳定和好转。

病房中有位听觉障碍的老年重症患者,不仅有基础疾病,还伴有骨折,入院时情况紧急,护士们只能通过写字和手势比划的方式来跟患者沟通。如今,老人病情好转,每次见到杨惠云和她的同事,都会竖起大拇指表达自己的感恩与敬意。

医护人员的工作经常被概括为: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杨惠云和队员们除了精心护理患者,还在患者心理干预、患者呼吸康复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没有紧急事项的情况下,杨惠云几乎每天都会进入病区查房,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心理疏导,指导、督促患者进行呼吸功能的康复训练。

由于疫情特殊,护士们必须身穿防护服开展护理工作。在隔离区,护士们要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连续工作6小时,不仅要详细记录每位患者的信息,按时输液拔针、操作呼吸机等仪器,还要承担起陪伴、服务患者的工作。由于患者没有任何陪护人员,护理工作量大增,诸如吃饭、喝水这类“小事”,在隔离区都是护士的工作内容。和病人接触的时间越长,就意味着感染的风险越高,但医疗队所有的护士义无反顾。

杨惠云说:“身为一名护士,护理病患本来就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患者病情好转和对我们的理解,才是让我们坚守阵地并且感到欣慰的动力。比如有时候听不清患者说的话,我会凑到患者跟前去,但是很多病人会马上往远退,他们说‘我要离你远一点,不要因为照顾我们,感染了你们’。有的患者会对护士说:谢谢你们,从那么远的地方过来,抛下家里的小孩子来照顾我们!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病房上演,特别暖心。”

除了照顾患者,杨惠云还被医疗队的队员们亲切地称为“杨妈妈”。因为她事无巨细,“管”着护理队员们的生活起居、工作流程、行动路线,包括身心健康情况。“大家叫我‘杨妈妈’,我就要负起‘妈妈’的责任,做一个称职的‘妈妈’。”杨惠云说。

曾有一位记者问杨惠云:“深入抗疫一线,你有什么特别的感受?”杨惠云说,感受最深的有三点:第一,作为抗疫一线的一员,我收到了来自亲朋好友、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和关爱,正是有了大家做‘靠山’,我们才能踏实在前方作战。第二,作为护理队伍的负责人,我为队友们感到自豪,他们听指挥、能吃苦、能作战,非常优秀。第三,感谢同济医院的同行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使得我们的护理工作顺利开展,感谢患者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如今,杨惠云他们负责的病区,从危重症转到普通病房,最终治愈出院的患者越来越多,这给了他们莫大的信心。阻击疫情的战斗还在继续,病魔挡不住医护人员逆行的脚步,厚重的防护服也没有阻碍杨惠云这些逆行者们带给患者最温情的护理。“我们终将战胜疫情!”这是杨惠云与队友们共同的战“疫”宣言,也是深植于心的坚定信念。

附陕西网络广播电视台视频链接

最美战“疫”人:陕西“南丁格尔”武汉抗“疫” 

http://www.snrtv.com/snr_dsrx/a/2020/02/26/18523420.html?from=singlemessage

文字:李莉
编辑:星 火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