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DJI全球无人机开发者大赛中,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无人机团队从全世界130多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斩获了全球第四名的好成绩。来自电信学院的陈仕韬是这支团队的领队,主要负责负责整体系统设计、方案规划。电信学院刘玉婵负责机载操作系统程序开发,陈嘉怡负责视觉算法设计,廉美惠负责移动端app设计、洪晟负责控制方案设计,机械学院张旭超和航天学院蔡俊杰负责飞行器结构设计、试飞。要问这支跨专业团队的比赛秘诀,“向着目标坚持到底”是他们一致的回答。
一个目标,一个团队
3月初,当听到关于DJI全球无人机开发大赛时,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的研究生陈仕韬对此很感兴趣。“比赛前25名可以获得无人机相关设备,这对学习实践都十分有益。我也希望能够借助这个平台到外面去看看,和一流大学的优秀团队切磋交流。”怀着这样一个简单的小目标,陈仕韬开始“招兵买马”,立即得到了几位相关专业好友的响应与支持。就这样,一个由7名研究生组成的跨院系团队就此成立。
在赛前准备接近尾声之际,这个无人机团队的飞手却由于家庭原因,不得已退出团队。比赛即将来临,核心成员的离开给团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一时间陈仕韬感到十分茫然,“这次比赛还能顺利参加吗?”他的心里忐忑不安。当整个团队坐下来贴心交谈时,队员们给出了一致而坚定的答复:“坚持!继续!”。顶着时间紧、任务重的压力,全体队员一起从头开始,现场学!“因为我们拥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价值观,既然决定去做,就要努力做到最好!”
全力以赴,追求极致
“在学校,哪里去弄一辆卡车?而且还是皮卡?” 这次比赛有一个要求是无人机追踪皮卡降落,所以需要有合适的车辆配合,好在老师们及时伸出了援手,帮助他们联系到了一辆卡车。
但是团队还没来得及高兴,新的难题又来了:无人机调试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加之大赛要求的特殊性,需要找一块完整的50米×50米的搜索场地以及长约300米的降落场地来训练。最终他们在西三环找到了一个较为接近比赛要求的场地作为他们平时实验的地方。为了不耽误日常科研,整个团队不得不每天凌晨四点多起床,开车到场地做实验,训练三个多小时又要赶回实验室进行一天的科研工作。一咬牙就坚持了三个多月,从四月底到八月初,团队成员没有一个人有过抱怨。
经过了数月精心准备后,陈仕韬带领整个团队踏向决赛。但是这个过程却可谓“一波三折”,中间又遇到了很多小插曲。由于被通知赴美参加总决赛的时间特别紧张,仅有两周时间办理签证相关事宜,最终7名队员中仅有陈仕韬、陈嘉仪两人得以成行,这给整个无人机的调试造成了极大的挑战。比赛前夕,为了保险起见,两人决定进行最后一次试飞。但是这一次,不幸发生程序故障,无人机直接坠落。在人生地不熟的异国他乡,两人只得赶紧联系连夜修理,虽然无人机有所损坏,但还是如期参加比赛,证明了团队的实力。
在总决赛中,西安交大研究生无人机团队勇敢地尝试了动态降落这个最难的科目。动态降落的问题,既需要精准的自动控制技术,又需要高效的计算机视觉识别算法,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所以相对困难。团队认为,这个科目是整个比赛任务中最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也是十分有趣的内容,所以大家希望把这个技术做好做成熟,不管有多难,至少要全力以赴。在实验过程中,为了实现动态降落,团队前前后后请教过很多老师、同学,更换了5种算法方案,已经记不清楚摔了多少次飞机,最终在不懈的坚持下,攻克了这个难题。
“我们几个人是因为兴趣选择了参加这个比赛,而既然做了选择,就要尽全力做到极致。只要把握好眼前的事情,把每一件眼前的小事做到极致,最后的成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陈仕韬说道。
整合资源,创新科技
陈仕韬认为,能够获取需要的资源,并将其整合后加以统筹运用,就能带来不小的突破。回顾参赛的历程,也确实是如此,从团队人员编排、参赛器材的配置,到院士教授们的指导、所学知识的运用,这种出色地将资源整合才成就了比赛的佳绩。“西安交大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工程师,而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无论是哪个领域,除了多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外,也要学会进行资源整合,将已有的技术应用到极致。”他说。
“通过参加国际性的赛事,极大地扩展了我们在无人机专业领域的视野,同时我们也在长期的开发调试中,体验到了有意义的研发工作所必经的跌宕起伏,最终收获到不错的比赛名次,我感到非常欣喜”刘玉婵说道。蔡俊杰则说,比赛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收获的也不是结果,而是过程。即使最终成绩不是最好,但只要经历过一个团队齐心协力共同去完成某一项工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做出过自己的贡献,实现了自己的价值,那么,这个比赛就是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