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八月,631支社会实践团队、5198名师生如星火般奔赴祖国大地,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
今年暑期,校团委以“爱国奋斗,追求卓越”为主题组织青年学子开展实践活动,从行前动员会到实践指南与中期摸排,如今踏上实践征途。交大学子怀揣报国志,躬身实践场,汇成强国路上跃动的青春力量。
星火循迹:西迁薪火淬炼报国初心

交大学子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西迁精神
西迁精神作为知识分子爱国奋斗的时代坐标,始终激励着交大学子奉献青春。
“延传星火”实践团队在宝塔山下开展辩论赛,从艰苦奋斗精神的传承到高质量发展,重新定义“奋斗”的思想,坚定奋斗初心。队长常雅文道出了队员们的心声:“我们要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转化为面对科研工作中遇到困难的实际行动。”
“理县乡振融情”实践团队前往四川省阿坝州理县薛城镇,实地寻访薛城留存的红色遗址,红军家属廖婆婆讲述的军民故事声声在耳。
学生微宣讲团先后前往渣滓洞、白公馆和歌乐山革命纪念馆参观,驻足于交大校友薛传道、周均时烈士的囚室前开展实景党课。
四所交通大学学子以“青年交响·青春同行”之名齐聚北京,在詹天佑“之”字铁路遗址共绘交通强国蓝图,让西迁精神在联学协作中焕发新光。
青禾沃野:专业知识浇灌振兴之花

交大学子深入田间地头助力乡村振兴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交大学子通过实地考察、访谈村民、助农直播等方式,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
在山西省灵丘县,“同兴振乡·青绘灵丘”团队访问当地县农业农村局,实地参观车河村有机农业示范区,探访“科技小院”。驻村第一书记岳贵宝结合亲身实践,向团队生动讲述了破解乡村治理难题的故事,展现着一代驻村书记乡村善治的“口头答卷”。
在云南省施甸县,“智汇施甸,同心筑梦”团队调研尚田农业的脱水蔬菜产业链,考察凯禾农业菌菇大棚的“资产托底”运营模式。在善洲林场,实践队员田冲有感而发:“站在善洲井旁,听着杨善洲老先生如何亲手挖井、种树、修路的故事,他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共产党员,也让我重新思考了‘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的分量。”
交大学子将专业知识融入基层需求,为乡村振兴战略贡献智慧与力量。
同心筑梦:边疆高原传递推普薪火

交大民族团结实践团队在各地开展丰富实践活动
交大学子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项实践与推普助力乡村振兴专项实践,通过支教服务、文化交流等形式,推动民族团结与普通话推广。
玉树支教团自2010年起,连续16年前往玉树支教,语文课上,队员宋佳欣创新教学方法,带领学生将课文《巨人的花园》搬上“舞台”,于话剧演绎中悄然播撒普通话的种子。队员杨智捷带领孩子们举办“诗歌小课堂”,在《乡愁》《我爱这土地》的深情诵读里,轻轻将孩子们引入普通话的世界。课堂上的亦师亦友,课后的真情沟通,同学们归来后“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的朋友圈留言感人肺腑。
“石榴籽祖国行”实践团队在红山嘴边防站,倾听边防官兵讲述他们卫国戍边与民族团结的生动故事,身临其境地感受边疆地区军人和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和浓厚的家国情怀。与戍边战士共同唱响《强军战歌》,正如实践团成员向红山嘴边防站赠送的书法作品上写的 “雪海孤岛间绽放的热血之歌”。
“二院濂青”实践团队以“德育铸魂、智育启真、体育强身、美育润心、劳育力行”为路径,通过多元化教学实践,为边疆青少年的成长注入多元养分。“这样的课堂,让孩子们既学知识,更懂生活。”社区居民称赞道。“既是我们在给予孩子们知识,也是孩子们的赤诚坚定着我们医学生的初心与担当。”队员闫靖宇坦言,“这份双向成长的珍贵,让‘三下乡’的实践更具分量。”
青衿淬火:基层熔炉锻造实干担当

交大基层政务见习团队深入基层政府实践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锤炼青年学子责任担当,校团委启动“青年学生党政机关和基层社区服务计划”,选派青年学生前往党政机关和基层社区单位开展实践锻炼。
“三秦青衿”民生服务队依托“攀登计划”,分赴陕西省委社会工作部、省地震局等省属机关实习,深入陕西地震预警中心等基层一线,推动专业知识与基层需求结合。省地震局团委表示,希望未来持续深化校地协同育人机制,加强联学联建联动,拓宽青年参与防震减灾渠道,共同推动陕西省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
“政见未来”实践队深入人大、共青团及社区一线,通过政务实践、政策调研、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全方位感知基层治理的“精密齿轮”与“民生温度”。作为优秀实习生代表的周一帆在发言中表示,“青年学子应俯下身、沉下心,秉持‘吃苦是福、奉献为荣’的态度,珍惜岗位、勤勉工作”。
智创未来:产教融合点燃创新引擎

交大学子深入企业一线开展校企深度融合实践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营造创新创业创造良好环境的重要指示精神指引下,交大学子将课堂延伸至产业一线,以多元实践探索产教融合,为产业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南洋书院联合电气学院组建“企航计划”社会实践团队广西分队,走进创投大厦广西核电办公区,举行广西核电与西安交通大学“就业实习实践基地”签约暨揭牌仪式,期待通过基地建设实现校企资源深度融合。
“沈杨”实践队在浙江诸暨聚焦“创新驱动”与“共同富裕”,深入产业园区调研创新平台,全方位感受到诸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中的系统思维与务实路径。
机械学院师生在秦川机床集团表演话剧《屈梁生:给机器看病的医生》,以生动的“移动思政课堂”深化校企情谊。“屈院士的故事让我感同身受。看到交大学子如此用心地演绎这段历史,传承这种精神,我们倍感亲切,也深受鼓舞。”秦川集团技术研究院工程师在观看话剧后深受触动。
仁心暖阳:情暖桑榆守护健康家园

交大学子在社区开展健康知识科普实践
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引下,交大学子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温暖行动。
筑梦星途实践队联合阳光社工组织,以心理健康、传统文化与艺术启蒙为经纬为孩子们编织出一幅斑斓的成长画卷。当孩子把画着“快乐气球”的画高高举起,实践队员真切体会到:“青年扎根基层,不是完成任务,而是用行动让成长的光芒照亮更多角落。”
“阿司匹林,与光共忞”实践团队在西安碑林区康福得护理院通过参观、培训、陪伴、非遗体验等形式关怀老人。护理院护工李大姐感慨道:“这样的活动让老人在动手过程中找到了成就感,也让传统文化在互动中焕发新生。”
“青衿医教,筑梦观澜”实践团队在高陵区崇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开展“银发健康守护行动”。“我们不仅是来收集数据,更是来倾听需求的。”同学们诚挚的话语搭建起青年学子与社区老人之间的“健康对话”桥梁。
足迹印山河,星火耀征途。2025年盛夏的实践画卷渐次收拢,交大学子用脚步丈量的热土印记、用汗水浇灌的智慧果实已深深融入时代脉搏。从红色根脉的追寻到乡村振兴的深耕,从民族团结的浇灌到基层治理的淬炼,从产业前沿的探索到健康中国的守护,每一步足迹都是西迁精神的赓续,每一簇星火都是青春担当的闪耀。未来征程上,交大学子必将以此为新起点,在强国复兴的壮阔道路上续写更加璀璨的青春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