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院部动态>院部动态>正文
院部动态

档案馆、博物馆团队在“火山杯”大赛中获佳绩

日期:2025-07-15 09:21 浏览量:

7月11日,西安交通大学首届“人工智能先导计划”——“火山杯”人工智能创新大赛落幕。经过专家评审团层层遴选,西安交通大学档案馆、博物馆研发的三大智能体从全校700余名师生400支队伍中脱颖而出,分别荣获管理服务赛道特等奖及二等奖以及科研赛道三等奖。

荣获特等奖的“AI智档”智能体,由档案馆师生团队主导开发,聚焦破解传统档案管理服务痛点,实现了全流程智能化革新。该智能体具备三大核心功能:其智能归档模块采用“语境对话式”检索,能自动生成精准档案目录,并支持制度文件的一键溯源查询原文;智能服务模块提供7×24小时在线的查档助手,并可对名人档案进行深度解读,响应效率较传统方式大幅提升;智能编研模块推出的为迎接交大130周年校庆开发的“校缘拾忆”功能,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帮助校友匹配关联历史影像,有效激活珍贵记忆。该项目由档案专业教师联合计算机、软件、材料等跨学科学生团队历经3个月技术攻坚,将“沉睡档案”转化为“校园活化资源”,为档案馆智能体建设提供可复制的实施路径。

博物馆学生团队双星闪耀,以两项AI创新成果摘得二等奖和三等奖。“交小博”智能客服作为智慧导览的“文化大使”,依托博物馆专业知识库构建智能检索工作流,支持中英文双语精准问答。它能提供个性化文物讲解、参观路线规划,并链接团队自建的“声溯交大”音视频平台资源,已显著提升参观咨询效率,成为博物馆服务升级的核心引擎。服务于学术研究的“脉梳研探”文献助手,则是一款高效的自动化研究现状整合工具。它基于DeepSeek-R1大语言模型与Arxiv文献插件,用户只需输入研究主题,系统即可自动检索相关文献并生成结构化的研究现状综述报告,大幅压缩学者文献筛查时间,深受师生好评。

这些成果的诞生,源自跨学科协同创新的强大合力。团队在开发过程中深度融合技术与业务场景:档案和文博领域的老师主导业务逻辑设计,确保应用功能贴合实践需求并构建精准知识库;学生团队则锐意突破智能检索、人脸识别、多语种交互等关键技术瓶颈。师生间亦师亦友的协作模式,既彰显了“育人同时育己”的组织育人特色,更通过代际知识与技术的双向流动,为档案、文博行业打造出结构多元、能力复合的人才梯队,切实将智能体建设的价值延伸至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层面。展望未来,获奖团队将继续深化AI应用。“AI智档” 将致力于构建覆盖全校的档案知识图谱,深化工作流集成优化;“交小博” 计划持续扩充文物数据库,进一步强化其个性化导览能力;“脉梳研探” 则拟接入更多学术引擎资源,拓展多维度学科分析广度。

从厚重卷宗跃向智能系统,从静态陈列升级互动导览—交大档案、文博团队的创新实践,正是西安交大“智启校园新生态,创领未来新征程”战略的生动写照。

文字:王华泾、魏琳
图片:王华泾、魏琳
编辑:朱凡煜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