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正文
教育教学

西安交大《数值传热学》入选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AI创新课程”

日期:2025-11-11 09:17 浏览量:

近日,2025研究生数智教育大会在杭州召开。西安交通大学《数值传热学》研究生课程入选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AI创新课程”,课程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陶文铨担任负责人。

课程简介: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而设

《数值传热学》是针对能源动力、航天航空、核能工程、电子器件冷却、机械工程等涉及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卡脖子”技术中的复杂传热问题,培养新时代所需的数值计算领域德才兼备的高端人才的一门研究生核心课程。

在课程负责人陶文铨教授的带领下,教学团队陈黎,冀文涛,任秦龙,方文振等年轻老师传承弘扬“听党指挥跟党走”的西迁精神,注重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的熏陶,努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勇于创新、科技报国的使命担当,得到广大研究生的高度认同。课程先后入选“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西安交通大学AI课程建设类教改项目”,荣获“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课程发展历程:保留传统,与时俱进

近20年来,计算机硬件工业的发展也为数值传热学的飞速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数值模拟在流动与传热的研究和工程应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适应新形势,数值传热学从开课至今始终坚持“保留传统、与时俱进”的原则,实现了三个创新:一是讲课语言从汉语到全程英语;二是仿真工具从教学程序增加到含商业软件,搭建了从理论到实践的桥梁;三是弘扬交大课程“质疑”传统。

每堂课公布“邀请答疑名单”,邀请至少10名研究生答疑,采取“面对面”质疑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上课的研究生人数从第一届19人增加到目前400余人,累计线下授课超1万人次,为我国能源与动力行业培养了大量进行流动与传热问题数值仿真的人才。

课程建设特色:AI赋能、学科融合、实践导向、思政铸魂

为顺应AI时代的发展,数值传热学教学团队与时俱进,通过与学堂在线合作,借助AI技术赋能研究生教学,积极打造AI创新课程,构建了清晰的知识框架,将数值传热学中的核心概念、理论和方法进行系统化和层次化,提供个性化学习路径和智能化的学习体验,推动跨学科知识的融合,同时提高该课程的覆盖面和普及率,致力于培养研究生运用数值方法解决实际工程中传热与流体流动问题的能力。

在建设过程中以“AI赋能、学科融合、实践导向、思政铸魂”为核心,从理念、内容、方法三大维度实现突破,形成兼具学科深度与应用价值的课程体系。

理念创新:锚定国家需求与跨学科培养,构建 “三维目标” 体系;

内容创新:打造“AI+学科”智慧资源体系,突破传统教学局限;

方法创新:以 “AI 深度赋能项目式教学” 为核心,构建实战化学习路径。通过本AI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值计算理论基础,也使学生能较熟练地使用教学程序或商业软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在国家深入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大力推进“人工智能+”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积极投身教育变革前沿,系统推进人工智能赋能研究生教育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构建了以“校级通识课+专业进阶课+阿里云实践课+采集式实践课程”的多层次、模块化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全面夯实研究生的AI素养与创新能力。在教学环境与资源建设方面,通过打造校级一体化AI教学平台、系统建设“智慧课程”,初步形成支撑规模化个性化教学的数字基座与内容体系。在生态机制构建方面,通过常态化开展教师AI素养提升工作坊、建立学生AI能力认证机制、系统布局AI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有效营造了“师–生–研”三位一体、协同演进的研究生教育新生态。

西安交通大学将继续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致力于实现人工智能对招生、培养、评价、管理的全要素、全过程赋能。通过构建智能化情景交互学习模式,探索人机协同教学新范式,加快实现大规模因材施教,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该AI课程已于2025年7月正式上线学堂在线平台运行。

《数值传热学》MOOC课程地址:

https://www.xuetangx.com/course/xjtuP07021015231/26192044?channel=i.area.manual_search

《数值传热学》AI课程地址:

https://www.yuketang.cn/ai-workspace/ai-result-display/517

文字:研究生院
编辑:闻道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