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要闻聚焦>正文
要闻聚焦

丝绸之路青年学者产学研交流论坛在西安交大举办

日期:2025-11-03 17:32 浏览量:

11月2日上午,丝绸之路青年学者产学研交流论坛在创新港举办。此次活动依托中国西部海外博士后创新示范中心举办,旨在搭建海内外青年学者、博士后等各类人才与行业领军企业的交流合作平台,进一步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助力陕西和西部地区科技创新与人才队伍建设。省内2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学者和近30家企业代表、校内师生代表以及联合研究院代表近500人参加论坛。

西安交大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别朝红视频致辞,创新港建设联席会议工作专班主任韩娜,陕西省人社厅、沣西新城相关负责人,西安交大人力资源部、科研院、社科处、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卓越工程师学院等单位负责人出席活动。论坛第一阶段由西安交大校长助理黄忠德主持。

携手共创,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新高地

别朝红在致辞中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高校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近年来,西安交大依托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实施“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创新工程,推出“校招共用”等新型引才模式,形成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成功范式,“校招共用”模式被陕西省委列为全省产教融合示范经验。未来一年是擘画“十五五”发展蓝图的开局之年,是深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之年,学校将深化校企合作,为青年人才提供发展平台。诚挚邀请全球青年才俊携手扎根西部、服务国家,共同为民族复兴和人类进步贡献力量。

韩娜表示,西安交大目前已成功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且独具特色的高校产教融合路径,“6352”工程与“1121”模式,已吸引大批国内领军企业在此设立创新平台,众多中小微科创企业也在此深耕发芽。西咸新区作为属地政府,通过布局“科技策源、创新孵化、产业转化”三个圈层,并配套资金政策、名校教育及人才公寓等全方位服务,全力支撑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示范区。诚挚邀请各位青年学者在三秦大地共谋发展,共创未来。

主旨报告:肩负时代使命,共筑融合生态

国家级人才、机械学院教授张俊作以“产教融合背景下青年人才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的主旨报告,介绍了自己的校企融合成长之路。张俊教授分享了自己面对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卡脖子”难题,以数控机床为切入点,经历了从单点技术突破到体系化推进,最终实现生态级共生的三个发展阶段,以及通过实践学校“1121”产学研深度融合模式,与通用技术集团等共建联合研究院,并将前沿科研成果成功反哺教学,主导开发多门一流课程与教材的经历。他建议青年学者要坚持研究方向,深化校企合作,实现教研相长,共同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南瑞集团-西安交大新型电力系统联合研发中心副主任杨冬梅作“校企合作新范式成果经验分享”的主旨报告,并围绕科研合作、人才联合培养、科技成果转化三个方面,介绍了联合研发中心开展的校企合作工作。她表示,未来将以入驻创新港产业楼为契机,依托毗邻校园的区位优势,深化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融合,并将持续加强联合攻关,致力于产出高辨识度成果、打造成果转化孵化器、培育产业新增长点,并为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沃土。诚挚期待与各位青年学者携手,共同将产学研合作推向新高度。

论坛第二阶段活动由西安交通大学人力资源部副部长鲁伟主持,重点聚焦于产学研机制创新与前沿学术成果分享,通过专题报告与跨学科对话,展现校企协同育人的丰硕成果与青年学者的创新活力。

共建共享:产教融合成效与校招共用政策

人力资源部部长魏进家教授介绍了学校校招共用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魏进家表示,西安交大通过“校招共用”人才机制,破解产教深度融合中企业“引才难”与高校成果“落地难”问题。通过该模式,目前已成功引进400余人,承担了多项重大科研项目。同时,学校完善多元化考核体系,并联合地方政府设立专项资助资金,为人才发展提供全方位保障。诚邀全球青年才俊加入西安交大,共同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与产业高质量发展。

理、工、医产学研主题学术报告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物理学院华山学者领军教授陈世国分享了其团队在目标物理特性及智能应用领域的产学研进展。他表示,理科研究需主动对接产业需求,并通过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激发校企协同创新的内生动力。欢迎青年学者加入其中,共同推进相关领域的科研探索与成果转化。

西安交通大学物理学院校企联聘青拔、特聘研究员周鹏分享了自己入职以来的成长体验。他表示,依托校企共建的粒子束应用与探测技术研究院,既完成了基础科研突破,又产出了工程研发成果,充分体现了校企联聘模式对人才发展的双向赋能。邀请更多青年学者加入这一创新赛道,在产学研融合中实现共同发展。

丝路学者、西湖大学博士后杨爽以《变废为宝:羊毛纤维的绿色黄金之路——角蛋白提取技术、应用创新与产业化展望》为题,分享了工科产学研实践探索。她表示,希望所做的研究能够有助于国家资源高效利用和传统行业的技术转型,为未来生命健康挑战提供解决方案。

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部校企联聘青拔、特聘研究员彭展涛分享了入职后的科研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实践。他表示,通过校企联聘机制,既依托学校科研平台开展基础研究,又深入企业产线解决实际工艺问题。这一模式打破了传统科研形式,为青年人才提供了纵向课题与横向产业结合的双重发展路径,实现了学术价值与市场效益的双赢。

丝路学者、剑桥大学博士后高泽宇介绍了工科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他所在的跨学科团队开发了能够全局理解病理切片的“全切片问答系统”,显著提升了肿瘤诊断的精度,并正与医院及企业合作推动临床转化。期待未来能与西安交大开展深入合作,共同推动智慧医疗领域的创新发展。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医学交叉博士后刘金利分享了其在糖尿病经济负担预测、多重危险因素分析及全球疾病负担评估等领域的研究成果,相关论文发表于《柳叶刀》子刊等国际权威期刊,为我国糖尿病防控策略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她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慢性病防控与卫生政策研究,推动数据科学与流行病学交叉融合,期待与国内外学者加强合作,共同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贡献力量。

近年来,西安交通大学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的统筹部署,抢抓在新领域新赛道弯道超车的战略机遇,勇担新时代使命主动作为,发挥人才在打通产教融合供需主体双方、构建三位一体的新型格局中的作用,探索建立“学校招、企业供、政府助、协同用、多方赢”的人才共享机制,形成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良性循环。未来,学校将在现有“校招共用”人才模式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创新机制,以更开放的政策、更务实的举措做好做好人才的引、培、用等工作,为打造区域人才高地、深入实施“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创新工程、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文字:仙交小融·通讯社 彭润泽 李其釜;党委宣传部杨敏;人力资源部
图片:人力资源部
编辑:闻道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今日交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