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创未来,育才报国。7月11日,西安交通大学2025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冠军争夺赛暨颁奖仪式在工程坊举行。冠军争夺赛由实践教学中心、西安交大科技园有限责任公司主办,教务处、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协办。西安交大党委常委、副校长洪军,北京化工大学副校长梁永图,天津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刘丽萍,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张强,西安交大科技园双创人才中心主任郑磊、教务处副处长贺进、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副主任李江龙以及机械学院、能动学院等十余个学院相关领导领导以及60余名学生代表参加仪式。仪式由西安交大实践教学中心副主任陈立斌主持。

陈立斌介绍了2024年西安交通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开展情况。2024年,共计申报1270项,立项950项,通过中期及结题791项。自项目启动以来,大创项目采用动态考核机制,激励学生不断完善项目。通过结题大创项目发表高水平论文113篇,受理及授权专利95项,获得国家级(国际级)奖项101项。陈立斌重点介绍了产业命题专项的进展,2024年全校征集产业命题150项,学生团队申报123项,参与规模持续攀升。结题成果丰硕,发表高水平论文24篇、授权专利21项,24项入围校级成果展。其中7项核心技术由合作企业推进至中试阶段,实现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关键跨越,真正践行技术转化与人才培养双向赋能。实践教学中心将大创产业命题作为重要实践载体,通过引导学生团队对接企业真实需求,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持续深化“6352”工程、践行“1121”产学研深度融合模式。

经前期评选,本届大赛共有19个项目团队进入最终的答辩环节,各团队从项目背景、创新性、前景性等方面依次对本组项目做了展示介绍,紧抓技术优势,彰显自身特色,并与评委就市场现状、产品性能及原理、未来发展规划等具体问题进行交流。

西安交大科技园双创人才中心主任郑磊做“交大科技园服务双创体系”主题介绍。作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交大科技园聚焦技术转化与产业融合,构建了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基础服务+专业服务+增值服务”体系。通过提供低成本办公空间、技术研发支持、投融资对接及产业链资源整合,助力师生双创团队实现“零成本”创业。同时依托“教授+学生+企业”协同机制、创业导师库及技术经理人培养体系,深度赋能科技成果转化,为交大创新创业生态提供坚实支撑。

经过激烈比拼和精彩展示,基于一种金属-氧化物复合体系多界面串联催化剂等三个项目获得冠军,光启盐析-太阳能界面蒸发淡化分盐集成系统设计等六个项目获得亚军,基于多模态交互的高压氧舱再设计等十个项目获得季军,与会领导嘉宾为获奖团队颁奖并合影留念。

洪军为2025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的优秀组织单位颁授了“优秀组织奖”。机械学院、能动学院、电信学部、材料学院、生命学院、航天学院、化工学院、医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西交米兰学院等十个单位获奖。

洪军对交大学子在历届大赛中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对各嘉宾评委的到来表示感谢,并对科技园公司对本次活动的赞助表示感谢。他指出,西安交大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这一以项目式牵引学习为核心的教育模式,既是对学生理论基础知识的拓展,更是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升。他呼吁同学们能重视这样的锻炼机会,在努力为校争光的同时,更要通过实战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展现交大学子风采。
西安交大坚持“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的办学特色,在面对新形势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需求,着力整合各方资源,积极构建具有交大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国创计划”作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大创项目跟生产实践、老师的科研课题、各类竞赛以及真实的企业问题相结合,在实践中深化“6352”工程、践行“1121”产学研深度融合模式,扎实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助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保障。
获奖名单
